本人患有气管炎,却不愿当“装在套子里的人”:冬天从不着高领、围围巾、戴口罩,偏偏衣着轻捷,唱对台戏。
该穿两件羊毛衫时,我只穿一件;该穿羽绒厚衫了,我则穿呢制夹装;人围加长围巾,我却光着脖子……换句话说,该穿到十度,我只穿到七度,剩下三度靠调动机体抗寒机能去抵挡。有人说:“你这是‘若要俏,冻得跳’!”然而奇迹出现了,一次出差在外,风云突变,西伯利亚寒流不期光临,弄得我措手不及,冻得直哆嗦,心想:这一下又要喝“清蒸西瓜枇杷叶汤”(治气管炎土方)了。不期一夜安然睡到大天亮。我要说:若要俏,冻点好。
天降温了加衣,但加得慢;天升温了减衣,但减得快,决不搞“只能上不能下”。我认为,穿衣不问气温的升降,一味只加不减,只会惯坏生理机能,是只迷信衣着,不相信自己。我搞的是“百炼成钢”,果然,有人乍冷感冒,乍暖也“阿嚏”,我却始终无动于衷。
道理很简单,人的机体有潜能,会作自我调节。衣着常带三分寒就是对肌体的积极爱护法,使肌体始终保持临战对抗状态,使寒气难以“入侵”。如果一味依赖衣帽,减弱了肌体的抗寒能力而只剩下预防,那总是防不胜防的。其实,这只不过是俗话所说的“春捂秋冻”的延伸。当然,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
我常年实践着“衣着常带三分寒”的准则,不期得了个雅号——“小伙子”。其实我已年过半百了。
刊于1992年9月5日《解放日报》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