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今年出了第一个上海市高考文科“状元”——顾蔚,而我是她高三阶段的语文老师,并且没想到这位出身铁路工人家庭,文静腼腆的姑娘谈起语文教学竟侃侃而谈。
爱听讲课
我主张语文课应上成“杂志型”,这就是:在紧扣高考要求的同时,以课本为中心向外辐射,涉及面波及古今中外名著、天文历史地理、社会现实甚至趣闻轶事。
“这样的课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大量的作业使我们不可能去了解外部世界,看课外的书,郊区文化条件又差,但我们渴望获得。知识面广了,思考的角度就多了,思维就敏捷了。”顾蔚说。
她举了写高考作文题《机遇》一文中的一个分论点:要思维敏捷、更新观念才能发现机遇,说明之所以会想到这一点就是由于课内经常接受新的活的知识,长期熏陶的结果。
爱听讲评
顾蔚高二语文会考仅C级,毛病出在作文上,所以对高三的作文教学特别关注。
我作文讲评以学生作文为教材,这就是:无论阐述要求时的范例或是指出问题都引用学生作文,辅以简要的理论和名家范文。与一般的作法不同,我一次讲评要涉及十几篇作文,其中表扬的则公布姓名。每次讲评成了大交流。
“我们都喜欢听,因为是同班同学写的,写的都是自己身边的事,听起来特别有劲,有时还要猜这是谁写的,写谁?有的同学平时作文不大好,但这次受表扬了,大家会惊喜地叫起来。有时还期待希望老师念到自己的,一般讲评课时呆板的,这样气氛很活跃。”
收录机是她的生命
这时顾蔚的父母插进来说,收录机是她的性命,她还每天到对面邮局去买晚报,并订了不少杂志。
我要求学生走出教科书小天地,收录机随身带,饭前课后收听节目,尽量多读报刊,比喻为吃“鲜”货,这营养要比罐头好,“全社会”是最高明的老师,千万不要局限于我这一个教员。
顾蔚说,在这次高考中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我考完全卷还多半小时,之所以这么顺手就因为大小作文一无阻拦,思路十分畅通,特别是举例,因为平时很熟悉生活,用不着冥思苦想,当然不会老调重弹了。
语文功夫岂止在课堂!
刊于1993年8月2日《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