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所说的本末倒置是指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实际上还有另一层意思。
古人将农业称为“本”,把工商业当做“末”。《盐铁论·本论》中说:“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本”就是“耕织致粟帛”,“末”就是离开农业的“游食”。虽则将本末都列作立国者,但始终以本为主,放在首要的地位。贾谊在《论积贮疏》中说:“今天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主张“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就是要动员人民务农,减少经商之士。不仅如此,还有具体方针政策。《汉书》中记载,龚遂看到山东渤海地区盛行厌农喜商,就劝民务农桑,明确规定种植榆树、薤菜、香葱的数字,饲养母猪与鸡的头数,启发舞枪弄剑者化剑为犁,结果“郡中皆有蓄积,吏民皆富实。”
我们的祖先深以农商倒置为忧。当然,认为“食者甚众”就忧,从农业现代化来说,带有小农色彩。但把粮食看作关系着国家的安危存亡,却是很有见地的。
近读报刊,上海郊区今年向坚持务农的农民发放“务农奖”,这真是高明之举!期待此股春风吹绿广阔田野,能使眼下有的地方“大田多妇女,青壮汉子皆进城”的局面迅速改变。
刊于 1981 年 2 月 24 日《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