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抉择
丹麦著名作家克尔凯郭尔曾经把人生比作一个酒醉的农夫驾着马车回家,表面上是农夫驾着马车,事实上却是老马拖着农夫在回家,因为农夫已经喝醉了,根本就没有清醒的意识,然而老马能够识途,因此就能够把农夫一直拖回家去。人的一生就犹如走在回家的路上,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昏睡之中,而牵引着这个人一直往前行进的力量,不是自己,而是一股社会发展的浪潮,让其身不由己,随波逐流,只有当一个人在清醒的时候才能够自己决定真正要走的路,才能够做真正的自己,才能够选择自己所需要或所需要撇弃的。
人生又像是爬山一样,但每个人的能力和机遇存在的差别很大,因此上山的速度也迥然不同,有的人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能够爬上山的顶峰,如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有个哲学家叫王弼,他的一生只活了23年,但他所编写的《老子》著作却流传至今,就算是后人活到了八十多岁也依然在研究着他的著作,如今早已享誉了海内外,成为了中国顶尖的文化摹本。又如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兼哲学家帕斯卡尔,也不过只活了39岁,但是人们还是依然在学读他的书,领略着他卓越的思想和成就,他在19岁的时候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被载入了历史科学发明的史册,由此可见,生命的长短是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拥有的密度。有些人可以在很短的一生中以一种信念作为原则,体现出了生命的精彩,反之,如果一个人把所有的道理都要研究透彻,再去选择人生的道路,那么他可能永远都无法向前走,无法选择好自己要走的路,因为在人生的选择之前,是没有一条绝对正确的路摆在面前,成功是一个人在探寻和选择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积累,然后坚定信念,认真去对待每一个迎面而来的机遇。
而一般的人在谈起信念的时候,往往必须去接受别人异样的眼光,因为别人一定会质疑你信念基础的可靠性,这信念的基础又如何来佐证,而事实上信念是没有证据的,也找不出什么可参照的依据,而能够正确地去解释这些证据和依据,只有深厚的知识与文化,当一个人有了自己掌握的知识与文化,才能更清晰地去认识自己,才能更正确地去把握自己的方向。但一个人的知识是绝对有限的,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也是有着绝对的局限性,所以人总是在不断的成长中不断地学习,也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地成长。当然如果一个人了解的越来越多,并不代表他越来越有知识,事实上当一个人了解的越多,他就会越觉得自己无知,就好比是一只井底之蛙遇见了海龟,看上去好像那只青蛙更了解这个世界,因为它的世界很小,每一个角落它都可以看到,而当那海龟游入了大海,根本就无法得知这海到底有多大。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愚者总以为自己聪明,智者却知道自己的愚昧,只有对任何事物一知半解的人,才敢放言高论,乱下结论。
自由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渴望获得和拥有,但拥有了自由并不是可以为所欲为,放任自流,事实上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就会承担更多的风险与担忧。比如拿孩子高考填志愿来说,如果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也就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可等孩子大学毕业后进入了社会,当工作和事业稍不如意,他就有资格可以去抱怨和埋怨父母,埋怨他们当初给自己的选择,也有了各种逃避自责的理由,反之,如果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填志愿的一切安排由孩子自己决定,那么孩子就一定会承受风险和担忧,因为他的选择注定了他未来的抉择,进入社会后再如何地不如意,也只能把痛苦埋在了心里,因为这是父母当初给了他自由的选择所决定的,所以相对的自由和约束并不是矛盾的同一载体,就像是参加了一个旅游团,在旅行的过程中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看上去限制了人身的自由,没有一点自己所余的空间,但实际上将旅游团解散自由活动,也许所得到的后果和结果不比前者更来得好,因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人的自由其实都是一种孤立,是非常容易遭受人身的伤害和恐惧,尤其是在境外,那么所承受的风险和后果更是不可想象,因此自由与团体看上去是一对矛盾体,但在实际上也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同一载体。比如家庭是一个团体,单位是一个团体,国家是一个团体,任何人如果脱离了和自己相关的团体,带来的结果就不会是自由,而是深深的恐惧和担忧,正如当一个人脱离了社会群体,失去了一切的外界联系,就等于迷失在了一个原始森林里,也许在那一时刻是这个人最自由的时刻,他可以为所欲为,尽情地放任自我,然而任何人走到了这一步,能够享受和拥有的只有恐惧,无限的恐惧。
有很多的人认为一生的时间好像很长,所以总是去随意地浪费时间,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将死亡拉到眼前来看,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才会严肃,才能将自己所拥有的时间来妥善地分配和安排,人的生命是在时间当中表现的,所以时间就是生命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如何掌握好自己的时间就是掌握好了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将死亡拉近到自己的面前,很容易误以为时间会永无止境,可以让人随便使用,随便浪费,如此这样一来就是在廉价地消费生命,就好比是将黄金当做废铜烂铁去处理,做这样的生意说实话真的亏不起,当然也不是说让人每天必须活得战战兢兢,总是处在紧张的战斗状态,唯恐不慎就会失之千里,其实我们可以把人生当做一首乐曲,要有一定的主题和节奏,还要有各种可以随时插入的和声和伴奏,这样的生活才能显示出松弛有度,优美精彩。
我们常把一个人的生命和生活陷入无望的窘境称作绝望,如失业、失恋、重病和破产等,但一个人真正的绝望并不是如此,是一个人内在的体验,无关乎外在的目标达成与否,更确切地说是一种自我的迷失,这种人在这个世界上奋斗了许久,却还是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如果有追求就代表有欲望,有欲望就代表一个人有激发自己的潜能,去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然而有更多的人却不知道自己在追求着什么,也不知道追求到了什么才能使自己安顿,这就是由于自己不知道自我。很多人从小就被教导去迎合整个社会的需要,去学习如何追求成功,然而这种成功是相当外在化的,如车子房子票子,其实人的生命不应该以此为满足,否则这样的一生将会疲惫不堪,也没有真正的快乐可言,而有些人知道自我,却又不敢面对自我,不愿意接受自我,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人手里总拿着手机,在各类场合都会忙着接打电话,显出自己是如何地忙碌,也显示自己是一个如何重要的人物,然而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吗,其实在很多的时候,不一定非这样不可,因为当一个人真的了解了自我,就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当然能够对自己人生提出负责的人他的思想压力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造成了很多的人情愿放弃自我,情愿随波逐流,也总会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要必须走很长的路来实现自我,因此会感到非常的困惑,一个人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是非常孤单的,也是非常寂寞的,坚持下去会不会有好的结果也是一个未知数。
人生是诱惑与险恶同步存在的过程,就像是当你在选择的时候如同站在了一个峭壁的崖头,而前面又是一片无法看清的迷雾,不知道对面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事物,或是一片空虚什么都没有,越过去就会粉身碎骨,或是有一个另类的世界,充满了灿烂和辉煌,越过去了就是成功,但更多的人还是会选择停留,选择一种已知的现状,安于现状,自我慰藉,自得其乐,也许这种人似乎过于感性,今朝有酒今朝醉,从不去考虑和梦想自己的未来属于谁,也从不去审查自己的人生是否有价值,是否还可以去改变自己的存在和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