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尼姑,出家了,却还没有能参悟到最高的禅境,她去赵州拜访当时禅语法言传遍天下的从谂禅师求教。
尼姑怯生生地问:“禅师,什么是佛门最密密的意旨。”从谂禅师看着眼前虽然出家,但仍保持着女人特有优雅仪容的尼姑,忽然伸手在尼姑白嫩如玉的手上掐了一把,面对眼前男性偶像的肌肤之接触,这个尼姑姣美的脸上泛起红霞,早就应该古井无波的心里不由荡起了阵阵涟漪,她羞赧地问:“禅师还有‘这个’的心思?”
从谂禅师看到情思绮念的尼姑,叹息道:“就是因为你断不了‘这个’的心思,才悟不到佛门最密密的意旨。”
尼姑来问“佛门最密密的意旨”,从谂禅师掐她的手,本是告诉她,佛门最密密的意旨不是通过语言能传授的,原本自身就具备,不必辛苦奔走,东奔西求。
尼姑显然没有领悟到禅师玄远而贴近、平实而空灵的禅机,却把摸手的举动当做红尘男女之间调情了,这是因为她虽然缁衣剃发,心中却还没有放下男女之情,她其实是把禅师看做一个有魅力的男人,而总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七情六欲的女人,所以被男人摸了手,想到的就是男人喜欢她了,要与她发展感情方面的关系。鲁迅笔下有一类人“看到别人穿着短袖子,就想到她的白胳膊,想到她的生殖器,想到她的私生子”,这个尼姑也产生了类似的联想。
这故事也验证了一句话:“女人是感情的动物”,没有爱情,女人就会象鲜花离开了阳光和水,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有几个著名的尼姑形象,好象都缺少不了爱情,《红楼梦》中“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的妙玉,连仙子一样的林黛玉问她一句“这也是旧年的雨水?”都被她叫成“大俗人”,她该是何等的高洁,结果却也免不了“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泥淖中。”
戏曲《玉簪记》中的陈妙常自幼削发为尼,在女贞庵中诵经礼佛,一番“人思病时,尘心自减;人想死时,道念自生;皈依佛门,乃获永生”的表白,让人觉得深得出家人的清净之道,但在修行的庵房之内,却填写了“松院青灯闪闪,芸窗钟鼓沉沉,黄昏独自展孤衾,欲睡先愁不稳。一念静中思动,遍身欲火难禁,强将津唾咽凡心,怎奈凡心转盛”的艳词。
哪一个“我”是女人的“真我”呢?
所以妙玉也好,陈妙常也好,她们都是女人,女人更需要的是爱情,而不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后世又有一位智通禅师参禅打坐了几十年,一天夜半三更忽然大叫:“我开悟了!我开悟了!”第二天师父就问:“三更半夜大叫,到底你悟了什么?”禅师手舞足蹈地说:“我悟了!原来师姑是女人做的!”佛教里,未结婚的修行女子称为师姑。师姑是女人做的,这是一句多么平常的话,但智通经过千辛万苦,才懂得这问题。平常话不平常,不平常里可以了解平常。
师姑就是女人,是女人就会有女人的一切特点,所以凡有女人说她想遁入佛门,我就想到被摸了手而断不了‘这个’心思的尼姑。
作者简介:现为河北省散文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政府法制研究会会员、黑河市会计学会理事。从1984年发表文学作品,迄今已在《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深圳晚报》、《中国财经报》、《中国集邮报》、《扬子晚报》、《羊城晚报》、《齐鲁晚报》、《洛阳日报》、《荆门日报》、《邯郸晚报》、《潍坊晚报》、《张家口晚报》、《平原晚报》、《江海晚报》、《邯郸晚报》、《苍梧晚报》、《黑龙江晨报》、《生活报》、《散文风》、《东京文学》、《精彩》、《黑河日报》、《大兴安岭日报》等报刊、网络发表数百万字作品。
【本文入选2015年中国散文佳作精选集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主编:毕凌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