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顶效镇老街中路,即现在的顶效政府办公大楼往兴义站方向五十米处,有一座年久失修的电影院,这座电影院看上去很是老旧,已被当地划为了“危房”。虽然如此,但每次途经看到这座影院,都总会莫名地勾起心中的许多回忆。
每次,在经过镇上的这条老街时,我都会看到这痤已被列为了危房的电影院。话说这座电影院,它可是儿童时候的自己非常向往的地方之一。记得那时候,不像如今这样,可以每天都能看上电影。那些年里,能看上电影,除非是要赶在什么特别的节日,或是村里的某户人家办理婚丧嫁娶之事时才可以看到,否则是不大可能会得看上一场电影的。记得自己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的老师竟组织咱们全校的学生排着队步行到镇上的这座电影院里观看电影,以此来作为对咱们儿童节所献上的一份节日“礼物”。如今想来,把观看一场电影当作一份节日“礼物”,难免会让人感到有些“不可思意”。不过,在那时能看上一场电影,确也算是很不错的“待遇”了,以至竟让那时的自己及所有的伙伴们感到心中美滋滋的。
之所以说这座电影院是自己小时候最向往的地方这一,是因为那时一旦走进这座电影院后,就意味着走进了一个欢乐的世界。那时,想要进去这座电影院看电影,还得花上伍角钱到售票窗口去买张电影票,如此,方可进入电影院里看电影。那时,这座电影院里所放的电影,多半都是些七八十年代拍摄的影片,当然,偶尔也会放一些那时候的自己并不能看懂的“爱情片”。不过,在播放的所有类型的影片中,最能激起自己当时兴趣的,还是那些打打杀杀的战争片。每每在看到影片中那些打杀小日本鬼子或坏人的激烈镜头时,自己会激动得如同置身于影片中一般,感觉到很是“过瘾”。
如今,这座被划为了危房的电影院,再也看不到了曾经的那份人来人往的热闹场面。像这样冷清的结局,是当时的自己万万所不曾想到过的。回想起往日里的那些热闹场面,如今,都只能用回忆去慢慢体会了。那时,能进这座电影院看电影,真是件十分欢快的事,以至每每回想起那时看电影的欢快时光,会让自己感到如同回到了曾经那个单纯快乐的童年。而记忆中,有关于这座电影院的回忆,却又总是太多。为此,当回忆起进这座电影院去看电影的时候,也会感到自己变得年轻了许多,像是回到了童年时代一样。于是乎,回想起有关于这座电影院的往事,似乎就成了自己生活中一件有意义的事。
说到电影院,自然会让人想到电影。关于电影,在今天早已不是一陌生的字眼。可以说,凡是通电、通网络、通信号的任何一地方,在具有电视机、手机或是电脑的情况下,都能够看上电影。电影,如今早已走进千家万户,早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作为四五十年代或更早时期出生在偏远山区的人们,电影,这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应该都还没有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如果出现过,相信也不会是很普及。而作为并没有出生及成长在那样的年代里的人来说,应该是想象不到那些年月里的“无聊时光”究竟是采取怎样的方式来度过或者说是消遣的?而到了自己这一代人的小时候,电影已是早已兴起,不过由于条件的因素,能够看到电影的时间则又很少。记得在自己小时候,若是在某一个晚上能够看上一场免费的乡村露天电影,就准是会让那时的自己高兴得彻夜难眠。
如今,再不可能会出现得看上一场电影就高兴得彻夜难眠的情况了。在那些年里,乡村露天电影是比较受老百姓们欢迎的。记得那时每每在看一场露天电影时,场面会热闹与隆重得像过节一样。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大家都准会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块来。当看完电影后,大家就又都如同过节一般热闹地各自朝着自己家的方向赶去……这样的热闹场面,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绝不会真切地感受到的;这样的场面,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也绝不可能会对看那样的露天电影而心生一份浓烈的怀念之情。
如今,每次经过小镇上的这座电影院门前看到这座残旧的影院时,总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曾经走进去看电影时的种种欢乐场面。那时,记得这座电影院里的放映大厅非常黢黑,走进去后就如同走进了一个漆黑的世界,在里面,可谓是真正的伸手不见五指。不过,那时候只觉得在那么一个黑黢黢的世界里,很是让自己感到欢乐,而并没有觉得在那么一个黢黑的世界里是多么的“惊恐”!现在,面对着眼前这座早已残旧不堪的影院,我开始渐渐意识到,其实就这座残旧的影院来说,值得自己去打量的东西还真是有着一些。比如到现在仍然还能够很清楚地看到的“电影院”这三个残存着的字。我在想,幸好还残存着这三个标志性的“提示语”,否则,即便就算是曾经在里面看过了N多场电影的观众,叫他突然一下就看到眼前这座残旧不堪的建筑时,他也未必就一定能认出这就是曾经的“电影院”。为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得感谢“电影院”这三个残存下来的字。是这三个字,让我,以及也让一些人们在心中勾起了往日的有关于这座电影院的回忆。
看着这座残存下来的“电影院”,我感觉到它是多么的孤单。它就这样孤零零地倚身在小镇上的马路的一旁,再没了任何人像往常一样去光顾它,甚至连无数的路人经过它时,目光也不会顾及到它一眼。想着往日里的它,曾经是多么的“风光”、多么的受人欢迎,也曾是无数人所向往着的理想中的欢乐场所。然而,就因为小镇这些年里的发展与建设所带来的一系列因素,严重影响到了这座电影院“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我很清楚,如今想要再让这座电影院继续生存或发展下去,已是不争的、永不可能的事实。关于这座影院,它的外观已然残旧,但它在自己心中的印象,却永远是自己小时候所见到的那座电影院那样让我神往、让我感到欢乐……许多个日日夜夜,我都在心里希望着它能够别被那些需要占用它的人们过早地从小镇上把它消灭掉。它那怕是多存在一天也好,因为那样我就能够多看上它一眼了。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已是隆冬时节,天空里整日都在飘着零星、寒冷的毛毛雨,这让我愈加地感到小镇上的这座“电影院”是多么的形单影只。许多次,当我经过这座电影院时,都感觉它像是一位被遗弃的孤儿,正在眨着一双渴望被好心人收养的眼睛。可是,它的这一渴望要到何时才能得以实现呢?或许,它这样的渴望注定将会是一种无果的结局;而关于它最终的“归宿”,又或许只有天才知道!在这个小镇,这座被遗弃的影院无论是从什么方面或角度来说,都不会对小镇的发展与建设起到任何影响。倒是这座如同被遗弃的孤儿一般的影院,却活生生地见证了小镇这些年里的飞速发展,在它的脸上,可谓是真正地布满了岁月的沧桑。
在这个小镇,这座电影院就如同一头牦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样让人毫不起眼,让人看到了也如同没看到一样。但我却很想多看一眼这座被遗弃了的“电影院”。因为从它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回到了我那活生生的单纯快乐的童年时代……
作者简介:李祖权,贵州省兴义市顶效镇册亨路197号
【本文入选2015年中国散文佳作精选集中国 书籍出版社 主编:毕凌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