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五台,距离长安约二十公里,有“终南神秀”之称。自古以来,南五台就是佛教名山,修行之地,近年来,问道终南,隐居于此的人不在其少,山中遍布各种庙宇,大小茅棚,寺门关闭,精心休养,只闻清香之味,但见蓝天白云,古木参天,峰恋叠嶂,不见师傅行踪。
大约十六年前,我曾沿着西岔后山徒步而山,最近因为工作之因,连续上了二次南五台。秦岭巍巍,渭河绵绵,因为与北面的耀县的药王山(又称北五台)相望,就有了南五台的称谓了。长安城内玉祥门还有一个西五台,三个五台都是佛教名地,尤以南五台最为盛名。东南亚一带信仰佛教者一生拜三个地方,陕西的大香山、南五台和浙江的普陀山。其实,南五台作为秦岭终南山的一脉,拔地而起,直插青冥,由五座山峰组成,俗称五台,即大台(又称观音台)、文殊台、清凉台、灵应台、舍身台,从下往上看,有人说像仙掌,宛若笔架,等待四方来者挥毫泼墨,吟诗作赋,放声大歌。
人们容易把“南五台”与“五台山”混为一谈,一个在陕西,一个在山西,一个是观音菩萨,一个为文殊菩萨的道场。特别要提一下,南五台寺是观音菩萨道场,因为菩萨降服了火龙,所以这座山上的许多庙里塑造的观音菩萨像多是骑着火龙,这与别处大不同。南五台据说原有寺庙上百座,比较有名的寺庙有弥陀寺、圣寿寺、紫竹林、圆光寺、西林寺、五马寺、白衣堂、胜宝泉等等,还有72“汤房”,供人修行。
最近天气尚好,阳光普照,古城西安雾霾不很严重,我们沿着紫竹林上山。旧志有“今南山神秀之区,惟长安南五台为最。”虽然说,南五台山上没有水,但秀气十足,林木茂密,山势挺拔,竹影摇曳,空气清新,让人心旷神怡,清爽无比!各种庙宇、茅棚掩隐其中,忽明忽暗,禅意无限。我去过山门不远的弥陀寺,庙门有一副对联:“修竹千竿寒月当门摇琐碎清溪一曲青云绕户映空明”让人回味悠长。弥陀寺古朴、安静,背依送灯台孤峰独秀,东西两侧二山环抱,如翠屏列嶂,大雄宝殿内供奉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诸像,栩栩如生;堂壁上镶嵌着二百五十七方石块雕刻的五百罗汉石雕像,姿态各异。寺内现存的古迹为三株古树,大雄宝殿前娑罗树一株,树身高大,枝繁叶茂。很有机缘,一年的春暖三月,我见到过二株古玉兰树开花,这两株古红玉兰,有着上千年的树龄,树围有一搂多粗,高达十七八米,一为白玉兰,一为二乔玉兰,一树花如雪,一树花似火,白与红交织,给清净的寺院几分生计。
国内著名佛山佛寺,多以紫竹林命名。“紫竹林”由赵朴初题名,是南五台佛教丛林中最早的寺院之一,也是终南山最悠久的古刹之一,也是现在修缮比较完整的一座寺庙了。据说是因日本临济宗僧人从南五台请观音像回国,途经普陀山为大风所阻。于是在普陀山潮音洞前紫竹林建“不肯去观音院”。门额悬有常明方丈手书的“圆通大殿”金字牌匾。殿中央雕刻精致的龛台上供奉着三尊雕像,中为观世音菩萨,左为定水观音,右为千手千眼观音,三尊菩萨像均为木雕,工艺精细,堪称上品。常明方丈在此修行多年,弟子无数,晚年在兴教寺继续佛缘,我曾见过一次。紫竹林居于五台山山腰,居高天庭,如临天界,远望送灯台,云露朱殿,俯视长安,如在眼前,一览无余。当然,天气要好。曾住锡于此的怡峰老和尚这样描绘紫竹林的胜景:“前有长安明灯照,后有松屏随意靠。左有甘泉香且美,右有石莲登远眺。”
登山而上,峰回路转,险峰秀崖,全是古松,松涛阵阵,古木盘根错节,巨松悬崖凌空,有风吹来,不见鸟兽的踪迹,人不觉得很刺骨,如同行走于原始森林。今年就下了一场雪,似乎都下到南五台了,一些小路上的冰雪未化,走起来不很容易,要小心行事。沟壑幽深,植物种类繁多,仅种子植物就有1000多队甚至有被称为“特殊活化石”的孑遗植物,2亿年前生成的桫椤树和石炭纪生成的瓶儿小草等,以及珍品七叶树、望春花等,堪称为博大的“秦岭植物园”,“活的根雕博物馆”。
大约一个小时,我们便上了南五台的峰巅。从长安南望秦岭可见南五台,巍然耸立,青翠欲滴;从南五台放眼长安,八百里秦川,阡陌交通,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繁花锦绣,渭河如同一条细线,在太阳下闪着金光。山上有清凉、文珠、现身、灵应、观音五峰,五峰之间有一小路联通,观音台是五个台中最高的一个台,海拔1688米,圆光寺就位于台上。在台顶既能望见长安城,又不受尘嚣的干扰。唐代白居易曾有七绝《登观音台望城》说:“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印光大师住这里几年,晓夕念佛,十分得力。尤其夜里,满天星斗,万籁俱寂,唯有心中佛号孤明历历,终成净宗中兴之祖。可惜由于兵火,寺庙破损严重,但不减自然之势,峻拔凌霄的观音台,势若天柱的灵应台,历历在目,翠华山山崩巨石堆砌持笏朝天,天池寺二龙塔清新可见,特别是洒落两旁的大小茅棚,不知其中有多少隐士在此,茅棚如同棋子,错乱而内有规律,需要慢慢体会,方可解开其意。茅棚—无香客,二无供养,三无坦道,全靠自己修行了,真是应了“求人不如求自己”的话了。
稍作休息,我们下山。南五台有名刹古庙,参天大树,云海药材等等,我想,如果说关中和终南山是我们伟大的精神支柱,南五台是终南山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下山途中,树木掩隐下的隋塔显得安然处之,异常宁静,历经风雨,光洁万丈。该塔为七级正方形阁楼式砖塔,高29.5米,底座周长7.5米,塔尖也平砖攒成,上面放置七圈铁质相轮,上面又覆有八角攒尖式铁刹,整个寺塔全用砖砌,构形精巧,风格古朴。据说在塔的下面,埋藏有佛祖的牙骨舍利。塔下便是圣寿寺又名塔尔寺,相传隋仁寿年间有毒龙居此山之窟,化为羽人,在长安城内以药为饵毒害生灵。观音大士化作和尚,降服了毒龙。人们遂在此修寺建塔,纪念观音大士普救众生之恩。印光法师曾在此专修净土宗。现有大殿1座、唐槐两株。观音菩萨“以清净风,除其热恼,慈念所及,毒气潜消,龙获清凉,安居岩穴。”的大德,世代相传。
“长安三千金世界,终南百万五楼阁。”秦岭终南山,佳丽当属南五台,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终南山森林公园,可惜发展有些缓慢,自然生态亟需保护,管理有待提升,一些建筑有待拆除。美国人比尔.波特踏破铁鞋寻到这里时,从心底里称呼这是“隐士的天堂”!一部《空谷幽兰》让终南山又一次得到世界的关注。“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度人舟。”南五台,作为佛教名山,修行之地,正在努力打造,甘做桥梁,为当下忙碌的人们提供一个静心的境地,需要自己去感悟。“终南异五岳,列翠满长安”,南五台的神秘、魅力之处,需要我们自己在其中体会。
作者简介:杨广虎,男,70年代生于宝鸡陈仓,初中时期开始发表小说和诗歌,活跃于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校园文坛,“70后108将”之一,在《延河》、《诗选刊》、《天津文学》等发表文章600多篇,出版个人作品集多部,曾获得西安文学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理论奖,第三届陕西文艺评论奖等。中国诗歌学会、散文学会,中国国土、水利、林业作协会员等,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等。第三届陕西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等。高级经济师,硕士,1996年至今在西安秦岭终南山生活、写作。
现为西安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助,西安翠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翠华山景区)副总,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翠华山景区副总。
【本文入选2015年中国散文佳作精选集中国书籍出版社主编:毕凌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