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有几次买过盆栽栀子花的经历,最后留给我的仅是空荡荡的花盆,令我怅惘不已。每当看到别人家的栀子花枝叶繁茂,清香四溢时,总让我回想起曾栽种过的栀子花。
记得夏天的一个傍晚,我与家人在路上散步,发现路旁有被遗弃的栀子花枝,感觉非常惊喜,剪了十几枝,扦插在庭院的菜地里,企盼栀子花早日成活。
三月里刮春风,栀子花嗅到春的气息,醒了。绿油油的叶子间,冒出嫩嫩的尖芽。在菜地里,我移栽了二棵形态相同的栀子花,其中一棵紧邻宿舍的南墙,坐在床上就能倾听到花语,另一棵紧邻厨房北墙。花盆里也移栽了一棵栀子花,搬到我城里家的阳台上,放在卧室落地窗旁边,人斜卧在床上,推开落地窗,就可以抚摸到花,嗅闻花的清香。余下的栀子花,被我全部赠送了亲友及邻居。栀子花找到了好的归宿,我的心情也得到了慰藉。
闲暇时侍弄花草,悠闲自得。栀子花喝水量大得惊人,在花根的四周,挖一圈圆形的浅浅的垄沟,在里面注满水,能听到栀子花“嗤嗤”的喝水声,一眨眼工夫水就干涸了。捏一根塑料胶管,如天降甘霖一般,对着栀子花酣畅淋漓地雾喷,栀子花像饥渴的孩子,拼命地吮吸着,叶子发出“沙沙”的声响。看枯萎的花叶精神渐渐振作起来,油光发亮,水气泱泱的样子,真是沁人心脾。
一年,二年,三年……我的栀子花已经六岁了,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花冠如硕大的伞盖,要三四人合抱才能围拢。早晨起床后,推开窗子,青翠欲滴的栀子花扑面而来,柔韧修长的花枝与花叶,毫不掩饰地向我提出登堂入室的欲望。假如我一直开着窗子,栀子花大有在我的床上驻扎,与我彻夜长谈的梦想。
鸟语花香的五月,天空中传来布谷鸟“布谷,布谷……”的清唱,正是赏花的大好时节。
有一朵花先绽开了,在微微的晨风中,怯怯地晃动着素洁的脸。第二天早晨,千万朵花才敢大胆地次第开放绽放,仿佛似合唱,都在等着领唱者先发个音似的。叽叽喳喳的画眉鸟与麻雀,在我还睡眼蒙胧时,就已站在邻居家枣树枝头上,相互争论着嗅闻花香的感想。它们很有心计,在绿色的花叶上留下了嗅闻花香的白色印记。看到鸟们捷足先登,蚜虫也不甘示弱,它们密密麻麻地爬满花枝,来来回回忙碌着,嗅闻盛开的栀子花香。天蛾幼虫发挥飞翔的本领,得天独厚地径直飞钻到花蕊中,览尽花的娇容。
栀子花似娇羞的女孩,总喜欢在夜间悄悄绽开。一推开雨窗,映入眼帘的是一幕喜人的景象。新花朵朵初放,绿叶淋水,青翠欲流,不含纤尘。沾着几滴晶莹透亮的雨露,羞答答微笑着的栀子花,打着绿色骨朵儿的,鼓胀着白色花苞的,花瓣已完全舒展开的花朵,露出淡黄色的花蕊。或低眉,或顾盼,或掩映,或躲藏,情趣各异,妖娆多姿。一阵春风轻轻吹来,白色的花朵与绿叶一起轻轻摇曳着,似墨绿色湖面上轻轻泛动着的涟漪,花朵又恰似夜空中飘荡着的星星。
采摘几朵栀子花,放在枕头边,香气常伴我入眠。第二天还没有起床,就能听到叫卖栀子花的声音。
“卖花了,卖花了,好香的栀子花呀,快来买呀……”
“我买二朵,我买三朵。”
一大清早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提着花篮的女孩,她们天蒙蒙亮就起床,将自家树上昨夜新开的还沾着雨露的栀子花,采摘下来叫卖,稚嫩的声音充塞着我的耳膜。初夏的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时不时地能嗅闻到一股栀子花的清香。那些穿着时髦的女子,一身素雅,或将栀子花藏于挽起的发髻间,或别于胸前衣扣间,或装在自己随身携带的挎包里。你根本找寻不到栀子花,眼前那位面容姣好的女子,俨然就是一朵圣洁的栀子花了。
一个人站在庭院皎洁的月光下,看着绽放的栀子花,思绪随清幽的月光飘逸。
轻轻地踱着步子,突然就记起唐代大诗人杜甫《栀子》中句子: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诗圣赞美栀子花,或许有以花自喻,借花说人的隐喻。
前晚读谢宗玉的散文《栀子花》,他对女友说自己曾吃过栀子花,女友瞪着眼回他一句:“花是用来吃的吗?真败兴。”女友说他缺赏花的情调,一点也不为过。自古女人如花,颜为悦己者容,况且栀子花如此圣洁。
还记得去年春天,靠北面宿舍墙的那棵栀子花,阳光充足,经不起一场罕见春雪的压迫,花枝折断了,而近在咫尺的那棵,长年累月生长在厨房阴影下,却躲过了春雪的一劫。
栀子花的花苞要经历整整一个严冬与春天的孕育,到夏至才看似不经意地短暂绽开,其花香馥郁,花叶常青,这其中难道不蕴涵某种生命特征吗?
泪眼看花花无语,看花惬意赏花难,要读懂一棵栀子花,其实更难,可又有几人能读懂赏花的人?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中,月已过中天了。
清心神逸
我家中有二套紫砂壶,与我相伴整6年了,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
有一天晚上,我从公园散步回来,看到转盘西南角处地面摆放着琳琅满目的瓷器,绚丽的色彩吸引了我的目光。卖瓷器的夫妻俩操江西口音,每年都要从景德镇运来许多瓷器贩卖。其中一只紫褐色紫砂壶,壶体在灯光的映照下,泛着诱人的微光,令人爱不释手。壶面镌刻有“清心神逸”四个行草书字体,侧面寥寥刻有兰花草,线条显得栩栩如生。我以30元的价格高兴地将壶买回家,常将壶托在手上,边品茗边把玩。
壶底钤印“周金仙款”字样的阳文,壶盖背面刻有“金仙”椭圆形印章。由此可以断定,这把紫砂壶可能是周金仙先生的作品。可这把壶价格为何如此低廉,难道是周先生本人的瑕疵作品,还是有人冒借他的名字,或许周金仙在业内做壶名气不大。
我曾去过宜兴的丁蜀镇,朋友也赠了一套棕黄色紫砂壶,壶盖背面有两枚“周”、“雪芬”阳文印,此壶线条流畅、古朴典雅,不失为一件成功的好作品。
去年宜兴来了一位朋友,在酒桌上大家聊起紫砂的话题,我趁着酒兴问道:
“你是陶都宜兴丁蜀镇人,依你看,大师与匠人做的紫砂壶区别在哪里呢?”
朋友一时语塞,竟说不出其中的奥妙。
听中央综艺频道著名学者于丹老师讲《庄子》,当听到鲁国有名的木匠梓庆“削木为镰”的故事后,我恍然大悟。
镰是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雕刻着猛兽的柱子,梓庆做的镰上猛兽栩栩如生,看见的人非常惊讶,“见者如为鬼神”。鲁侯召见梓庆,问其中的奥秘。
梓庆非常谦虚,说我是木匠,我哪有什么诀窍,根本没有什么技巧。
他对鲁侯说:我准备做这个镰的时候,我都不敢损耗自己丝毫的力气,而要用心去斋戒。“斋戒”的目的,是为了“清(净)心”,让自己的内心真正安静下来。
当斋戒到第三天时,我就可以忘记“庆赏爵禄”了,忘记成功后的封功、受赏、庆贺,我可以忘利。
当斋戒到第五天时,我就可以忘记“非誉巧拙”了,不在乎别人是毁是誉、是是非非,我可以忘名。当斋戒到第七天时,我就可以忘记“四肢形体”了,达到忘我之境。
这时我就进山,进山以后,寻找我要的木材,观察树木的质地,看到一个适合的,仿佛一个成型的镰就在眼前。然后我把最合适的砍下来,顺手一加工,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梓庆的寓言说出艺术创作一个朴素而玄妙的道理,要将事情做得好,须穿越三个阶段:忘名、忘利、忘我,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见素抱朴”“以天合天”。
一位做紫砂壶的工艺大师告诉我,当他得到一块上好的紫砂泥坯后,往往不会急于动手,头脑中要先反复构思,冥思苦想,时间有时会长达几个月,在作品中要融进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如果急于制作,做出的仅是盛水泡茶的器皿。一位水晶雕刻大师,得到一块质地上好的水晶原料后,往往也会构思几年,循水晶已有的天然纹路,融合自己的思想,雕刻出无与伦比的精美工艺品。
艺术的创作很像蜜蜂的酿蜜。据有关资料查证,蜜蜂从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约为80%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个胃中,在体内转化酶的作用下经过30分钟的发酵,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内温度经常保持35℃左右,经过一段时间,水分蒸发,成为水分含量少于20%的蜂蜜。假如蜜蜂体内没有转化酶,蜜蜂是酿不出蜂蜜的,蜜蜂把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融进了蜂蜜中。
著名作家梁衡老师曾经说过,匠人在重复,大师重于综合创造。不是工艺师做不出传世的作品,是没有清心,是名利的东西羁绊着工艺师的思路。
艺术不能称为精品的缘由,是作品中缺乏创作者自身情感、气质、思想。
不是我们写不出好作品,是我们内心太浮躁,总想急功近利,总想一夜成名。
假如我们写文字传扬思想的时候,能够像紫砂壶工艺大师一样,得到一块上好的泥坯(写作素材),不急于动笔,而是反反复复地构思,用千万的用心,融进自己独特的情感,说不定也可以写出不朽的文字。
看着眼前一壶清茶,敲击键盘打出以上的文字,我的思绪飘逸。
曲颈向妖歌
回想在淮安读大学期间,很遗憾未瞻仰过吴承恩故居。昨晚夜宿清河新区大湖城邦,匆匆吃罢早饭,独自一人驾车,沿着翔宇大道寻找河下镇吴承恩故居。
“牛魔王的妻子是铁扇,谁是铁扇,恭喜铁扇,铁扇的仇人是悟空……”路边一群拍着小手做游戏的稚气孩子,挡在了我的车前。循着她们手指的方向,一座古朴典雅,具有浓郁江南水乡风韵的庭院赫然映入眼帘。
我是吴承恩故居唯一的访客,请一名女讲解员做向导并为我讲解。入故居正门经过一片苍翠茂密的竹园,仔细端详根据真实出土头盖骨“复原”的吴承恩塑像,只见一位右手握书,左手后背,面部肌肉略显松弛,神态冷峻,清癯矍铄,性格倔强的老人,栩栩如生地站在我的面前。
我如痴如醉地听着讲解员娓娓动听的讲解,思绪已穿越百年时空,沉浸在吴承恩身世并遨游在他营造的神话境界里。
少年时的吴承恩特别喜欢画画,有一次邻居指着门前河里一只鹅让他画,而他画的鹅却长着一对怪异的翅膀,邻居讲鹅怎么会飞呢。他笑而不答,哈哈笑笑而已。其中有一个邻居领悟了,吴承恩画的是一只有鸿鹄之志的天鹅,这孩子从小有奇特的想象与志向,将来肯定了不起。
这个给鹅加上怪异翅膀的孩子,从小就喜欢听那些妖魔鬼怪的故事,经常一个人偷偷地背着大人溜出学堂,去运河边聆听民间艺人的说唱。父母并没有责备他,反而经常给他讲一些奇闻异事,听野文稗史给他带来了四书五经之外寻找不到的快乐。父母的默许与环境的熏陶,在吴承恩幼小的心目中,埋下了成年后写《西游记》种子。
运河边常有来自新野顽猴杂耍的艺人。耍猴说书人在淮安走街串巷,非常普遍,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充满灵性与智慧的猴子,穿着人的小衣服,在艺人小皮鞭与糖块的指引下,模仿挑水、担柴、抓杆、钻圈、敬礼、翻筋斗一系列人的动作,引得看客连连叫好。吴承恩常突发奇想,要是能给猴子配一件兵器,或许猴子也能打破人事先给他设定的条条框框桎梏,更加神通威风起来。
艺人晚上讲淮河水怪无支祈的故事。传说淮河的水怪就是一只力大无比的神猴,名叫无支祁,大禹治水时被用环山长的大铁链锁住,压在洪泽龟山下。当地一渔民钓到铁链后,请几十位村民好奇地拉断了铁链,放出了神猴,从此淮河水患不断。吴承恩被神话故事震撼了,听得入了神,忘记了回家。母亲提着马灯,沿着运河岸边提心吊胆地呼喊夜不归家的孩子。无支祁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在书中被吴承恩改写为被如来佛压到五行山下了。吴承恩对孙悟空一系列精彩打斗的描写灵感就来源于多次对新野猴戏,对猴子动作的观察与文学加工。
吴承恩的名字取“上承皇恩”之意,做小生意的父亲原指望儿子将来走考取功名,科举取仕,光宗耀祖的正道。被老师认为才华横溢,聪慧过人,科举考试“如拾一芥”的吴承恩,却偏偏在乡试考试中名落孙山,三年后的科举考试更是榜上无名。以后多次遭受科举考试失败打击的吴承恩,在父亲去世后,仍然是一介布衣。在那个政治腐朽,皇帝多年不理朝政的昏庸时代,吴承恩耿直的个性,离经叛道的才华文章,不是那个时代所能接纳的。
“整天与妖魔鬼怪为伍,吴家的孩子精神不正常,可惜啊,可惜,真是误入歧途了……”乡邻们各种嘲笑与辱骂纷至沓来,甚至连他最好的朋友也替他惋惜着急。
他的一个好朋友朱日藩来拜访,他略显摆弄高高兴兴地将朋友“延之入密室,展读千年书(《西游记》手稿)。”朱日藩看后,很不高兴,说他的才华应该用的正处,不要搞神话故事了,写那些没用的文章,还是谋取一个功名,做官吧,吴承恩很不高兴。在写《西游记》期间,明代国子监祭酒马如纪多次致书,请他去做官,却被他婉言谢绝。
铁了心的吴承恩,专心致志地编造经营自己的妖魔鬼怪故事,并乐在其中。晚年的他将自己整日囿于“射阳簃”书斋,他在外人看来似乎从此在人间销声匿迹了,过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
征得讲解员的同意,我独自一人轻轻地推开吴承恩书房的木围栏,走近吴承恩曾经写《西游记》的书案旁,恭恭敬敬地坐在他的椅子上,小心翼翼地翻开桌上一页书稿,汲取世界著名文学大师的营养,零距离感知文化大师的情怀,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创作的灵感。
淮安是一个充满神话故事的地方,尤其是运河两岸,这里每年均有许多庙会,各种走南闯北的江湖艺人演出说唱,为吴承恩《西游记》的产生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但如果没有吴承恩倾毕生精力与智慧、呕心沥血的艰苦创作,不结合他自身经历,以及对社会制度,丑恶现实的批判,没有丰富奇特的大胆想象,兴许没有这部伟大的作品。
在吴承恩写作《西游记》时,唐三藏取经的故事其实早已流传很久,只是没有系统而已。吴承恩多年坚持收集取经民间故事,将之挖掘整理,并有意无意地将家乡及附近许多神话传说和名胜典故也融入到取经作品中。如淮安城内楚州文通塔是一座建于唐代的宝塔,我上学期间曾经登临过此塔。从印度传来的一尊旃檀佛像在里面供奉了317年,淮安人把这尊佛像看着是佛教圣物、尊贵无比,因此唐僧取经后,吴承恩便将其“封”为旃檀功德佛。
昨晚我还吃过淮安蒲菜,把蒲根当菜是淮安特有的,其它地方也有蒲,但不好吃。淮安蒲菜嫩滑清香和淮安城内三湖的沼泽性土壤条件有关,吴承恩在《西游记》第86回中安排了一个素斋宴菜谱,特意将家乡的蒲根菜也列入其中。可见这位文化大师对家乡菜的一片深情,对本土饮食文化的热爱。
吴承恩还把孙悟空的老家安家落户在当时淮安府管辖的海州花果山,就是今天的连云港,明代属淮安府海州。在《西游记》中曾明确写到的现实地名就是淮安下属的泗州和盱眙,甚至具体地写到了第一山、八仙台、玻璃泉等景点。
看过惟妙惟肖的幻影成像模型后,我进一步了解了家乡淮安特别是河下镇与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灵感的文化渊源。书中吴承恩使用了许多淮安方言,有些话的意思,外地人可能不太懂,而淮安人则是妇孺皆知。在一台方言播放机前,听着熟悉的用家乡话讲的西游记故事,令我倍感亲切,仿佛文学大师吴承恩就是邻家讲故事的那位老爷爷。
晚年的吴承恩在浙江做过小县丞,因收粮改革事件被人诬告而入狱。出狱后的吴承恩对社会与官场,以及人生有了彻底的觉悟,从出家人角度讲已经完全看破红尘。科举仕途不过如此,世道也就那么回事。他把这种认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理想完全写入了自己文字中,整天什么也不想,过着一种飘逸清闲的日子,他手中的如椽之笔如孙悟空那根挥向邪恶的“斩邪刀”,无所不能的金箍棒,他以一颗坚定不移的诚心,运用他的智慧“指挥”唐三藏师徒战胜一个又一个苦厄,一起快乐地走在取经的路上,其精神与他们一起快乐变化并升华着。
走出吴承恩故居正厅,再次反复吟哦廊柱上的那副楹联:“搜百代阙文,采千秋遗韵,艺苑久推北斗;姑假托神魔,敢直抒胸臆,奇篇演出西游。”一代文学巨匠成就鸿篇巨制的情愫在我心中更加清晰明朗起来。
文化大师虽说不是老百姓利益的代言人,但他们在作品中融进了自己对人生、社会、苦难经历的深入独特思考与体味,他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是有生活基础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这点却是毋庸置疑的。
莫言生于山东高密,那里有丰富的民间故事,作家擅于把本土那些具有风姿与神韵的民间故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作家自己对社会人生体悟,以讲故事的形式,用魔幻般的写作手法,写出了有影响的脍炙人口作品,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张炜扎根高原生活几十年,以一部《你在高原》获得第16届茅盾文学奖。九旬文化老人黄永玉谈写作感受时谆谆教诲写作者,要贴着老百姓耳朵讲话。文学大家成功的事例无可辩驳地说明,谁扎根脚下的土地越深,谁能用文学语言讲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谁就能创作出群众喜爱并得到社会认可的优秀作品。
在万般皆下品,惟有科举仕途高的时代,虽没有几个人能够理解那个从小画怪异天鹅,整天与妖魔鬼怪为伍,离经叛道的吴承恩。没有几个人体会吴承恩才华横溢,无法施展抱负的情怀。我想文学的艰辛创作其实就是写自己喜欢的文字,并从中寻找快乐,哪怕没有一个读者,没有一个人理解,也无所谓。
“取经唯诚,伏怪以力。”
读着书法家萧乾对吴承恩《西游记》高度赞扬的对联,离开河下镇,我默默地对着那个画怪鹅的孩子说:“孩子,你画的不仅是鹅,你就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鹄,更是一只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鲲鹏。你的天鹅已在世界文学长河中激起了惊涛骇浪,令世界无数人民为之敬仰……”
你取回的真经《西游记》已被翻译成几十国文字,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无比快乐,你在九泉之下好好安息吧,不用发愁没有读者,至少全世界儿童曾经是你的粉丝。
作者介绍:赵可法,男,江苏淮安人,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工程师,中国注册造价师,中国一级注册建造师。多年坚持书法、写作、读书艺术修养,翰墨临池数年不间断。在中国作家网、北京文艺网、中国文明网、光明网、江山文学网、中国散文网、原创文学网站、连云港作家网、连云港文化网等国内许多知名文学网站有文章发布,在《中国散文家》、《连云港文学》、《连云港日报》、《当代小说》、《四川日报》、《苍梧晚报》、《未央文学》、《黄山日报》、《青岛财经日报》、《蟹都文学》、《散文选刊》、《东海文艺》、《海陵湖》文学期刊及报纸刊发文章,多篇散文作品在国内征文大赛中获奖并被入选作品集,书法作品在江苏省六、七届、八届青年书法大赛中入展。
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作协会员,连云港书刻艺术协会理事长,连云港市作家网编辑,东海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本文入选2015年中国散文佳作精选集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主编:毕凌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