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得浮生半日游龙虎山,许多时日过去了,那片青山秀水依然在眼前荡漾。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距鹰潭市区20公里左右,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龙虎山乃中国道教的发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龙虎山因此而得名”。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道陵第四代徒孙张盛在三国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从宾馆出发时,阴霾多日的天放晴了,冬日的暖阳如母亲的抚摸,令人慵懒而温暖。下了大巴,穿过地质博物馆拱门,眼前一片清朗、澄澈、明净。左边一泓池水波光粼粼,柔情四溢;右边一片收割后的稻田、枯藤、老树、几户青瓦白墙的人家,袅袅升起的炊烟,那是故乡的味道,受了蛊惑的游子恨不能扑进她的怀抱。最妙的是远眺几座突兀的山峰,如倚如立如蹲,雄奇而不失俊美,联袂构成一道天然的屏风,遮掩住万千风姿,令人急欲深入其里,窥其全貌。山水相依、刚柔并济,顿觉心旷神怡,果然是神仙府邸!
坐上观光车,沿着九曲十八弯的山路往山的更深处挺进,夹道是幽深古木或悬崖峭壁,更有那挂在半山腰上的栈道和峭壁上奇异的岩洞。一路树影婆娑、光影斑驳,宛若谁在临风起舞,那些人迹罕见处,可是张天师修炼成仙之所?车到正一观竹筏码头停下,眼前是宛若游龙的芦溪河,河面漂着来回穿梭的竹筏,好不热闹。七八个人上一条竹筏,套上鲜艳的救生服,身着玄色衣服的船夫一前一后,竹篙往水底一撑,竹筏就顺流而下了。码头对岸树木葱茏中透出排排房屋,鸡鸣狗吠,有人羡慕地说:“真是世外桃源!”一长者答曰:“让你长住,就会嫌弃其过于冷清单调了。”确实如此!河水碧绿如翡翠,时而平缓时而湍急,两岸奇峰并峙,船夫一一介绍那些形状各异的山峰,有的如一本打开的大书,岩石下方有一四方形,这叫书中自有黄金屋;有的如醉酒的猴面;有的如大文豪鲁迅的侧面相……当我们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啧啧称奇时,船夫说:“每人十元,我俩为你们一路讲一路唱,前面还有老头看尼姑,老太婆空戴花流眼泪……”那些生动丰富的想象调足了大家的胃口,没有讲解未必能看出所以然,那长者接口道:“你尽管往下说,费用不成问题。”船夫高兴地扯着嗓子唱《映山红》,跑调得厉害。
有妇人撑一只小竹筏靠过来,竹筏上放一个火炉,煨着热气腾腾的粽子,“十元一串,要不要?”她拎起一串向游人兜售。漂流了一段,又碰上好几只小竹筏,火炉上煨着炸得金脆的芦溪鱼,裂开口的板栗,盐炒鸡蛋等。水上贸易别有一番风味。不时见到逆流回来的竹筏,湍流处船夫躬着身用尽撑篙,水滩处则把纤绳深深地勒进肩膀,拖着筏往上游拉。因了人,这片幽山冷水成了一个热闹所在。不由得想起沈从文笔下湘西的沅水,水上的吊脚楼,楼上涂脂抹粉的妓女和黝黑健壮的船夫打情骂俏或依依惜别,这里少了那份世俗的风情,多了几分幽凝、冷僻。寻仙访道的李太白吟着“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他的足迹可曾踏上这片山水?
船夫遥指山坳里的人家:“那就是无蚊村。”小小的一个村落,共有50来户人家200余人,据载为许真君的后裔。历来靠打鱼、种田为生,村中人多长寿,所以又有长寿村之称。村内古木参天,背倚奇峰叠嶂,面临碧波荡漾的芦溪河,出则靠舟楫,或攀援,这不正是背山面水的风水宝地?无蚊村,顾名思义就是一年四季没有蚊子,为什么没有蚊子至今仍是个谜,一说该村地理位置特殊,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二说该村周围种满了桉树有驱蚊功能;三说距村庄不远处有一山洞,洞内有成千上万只蝙蝠,一到夜晚便进村捕食蚊虫;四是流传的神话——张天师驱蚊孝母。
船行四十多分钟靠岸,拾级而上,穿过一线天和一段幽僻的山路,到另一个码头登船过河,登岸看芦溪河上鸬鹚抓鱼。随着音乐响起,八条渔船驶入河面,当地的渔夫们熟稔地驾着小舟来回穿梭,鸬鹚扑通扑通跳下水,一会儿又扑棱着翅膀爬上船,被掐住脖子挤出了什么。游人好奇地问渔夫:“逮到鱼吗?”答曰:“这是表演,知道吗?这片水域早就没鱼了。”最精彩的是隔河遥看悬崖上的升棺表演,两个艺人从陡峭的岩壁上顺着绳索溜下来,凌空腾跃,状如猿猴,有残破棺椁从水面吊上去送进墓穴。这是模拟古人崖墓葬场景,当然龙虎山崖墓下临深渊,地处绝壁,两三千年前的古人是怎样把悬棺安放上去的,至今仍是一个谜。
游玩归来,回复到两点一线的生活,从此心中有了一片青山绿水,足矣!
作者简介:周爱华(1979~),女,文学硕士,高校教师。先后在中文核心期刊《当代文坛》、《名作欣赏》、《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时空》、《阅读与鉴赏》、《创作评谭》等发表文学评论十余篇。短篇小说《那些破事儿》荣获2008年上海“浦东高桥杯”新都市小说海内外征文比赛原创奖纪念奖;短篇小说《囚鸟》刊于《参花》。多篇散文随笔刊于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