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的歌吟【原创】

2017-6-30 09:53  |  作者:郑能新  |  来源:上海文艺网


  在这个容易盛产浮躁盛产庸俗的时代,许多美好的事物似乎都退避三舍了。人们看到的听到的总是消极的东西居多,而且消极的极易传播,就像瘟疫流行一样。相反,在张狂浮躁的人类面前,美好往往容易被遮挡被忽略,能够用心体味美好的人们似乎变得越来越少了!
  
  其实,有些大美的东西确实能够改变人的性情,能够减缓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让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譬如,听听凤凰的歌呤!
  
  凤凰的歌呤?可能立马有人大摇其头:鬼话,哪来的凤凰?
  
  走进贵州三都水寨,你立马就觉察到了凤凰的存在,这个全国唯一的水族人聚居的县份,到处都炫示着凤凰一样无与伦比的美丽!
  
  三都的外形就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群峰跌宕起伏,颇似凤凰羽毛比肩重叠;珠江源头的都柳江贯穿境内,风情万种,就像美丽迷人的凤尾;姑鲁产蛋崖每30年产下一枚石蛋,至今谜底无人能破,集千古之谜于一身的石蛋亦有“凤凰蛋”之称。如果这些还不足以让你完全着迷,那么,真正使你心生震颤的一定是凤凰的歌呤。
  
  在水寨,年轻漂亮的姑娘小伙有如“水凤凰”,他们人人都是歌手,随心所欲,张口就来。且歌声轻扬婉转,回环交织,似涌泉流水,自由变幻,亦如凤鸣九天,婉转入云。那歌声真的能让你如醉如痴,颠狂着迷!假如你能入定,就会随着歌声入云。此时,你就会感觉“千烦万恼尽,飘渺一身轻。”人也就飘飘欲仙了。
  
  水族卯节,是水族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水族青年男女选择“吉卯”这天“以歌传情,唱歌示爱,以歌择侣”,千百年来传承不衰。所以,卯节也被称为“东方古老的情人节”。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我们应邀走进了三都,参加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三都创作基地挂牌仪式暨全国多民族作家走进三都采风等大型活动,有幸见证了这一富有浪漫情调的盛大节会。
  
  卯节集会的中心地点是在卯坡,坡虽不高,却有“一坡源万古,情爱唱千秋”之美誉。七月十五这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一律节日盛装,五颜六色的雨伞像一簇簇花团在涌动。卯坡上到处都是未婚的青年男女,他们一个个打扮得花蝴蝶一般。“朱唇轻启凤眼飞,二八簪头样样媚。”“眉清目秀好书生,黑瘦少年亦有神。”真正是男有神女有样。不管是相识不相识,只要见到称心如意的对象,便可尽情地与之歌唱,没有羞涩,毫无顾忌。当然,这种大胆的直白并不是挑逗,而是一种纯真和率性的表露。一旦俩情相悦,就彼此靠近,或三三两两围坐一起,继续以歌示爱,加深印象,增进感情。不过,此时的歌声趋向和缓,有如轻风拂杨柳,流水过清泉,相识的喜悦,爱慕的深情,尽在优美的歌声中表露无遗,直到情定终身,俩人走到一起。
  
  有人说,卯坡是中国最浪漫的情场。是的,在这样一种被浓密的爱情营造的气场里,即使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怕是也会“老夫撩发少年狂”,张开嗓子,把所会的情歌尽兴地吼它几遍。
  
  卯坡上的歌呤是自然的,也是原始的,她承载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本源。或许就是因为以天地为舞台的自然歌唱,才使得她吸天地之精华,纳万物之灵气,把这个像凤凰一样精灵的民族唱得举世闻名,让各种不同肤色的人为之倾倒!
  
  不过,随着卯坡的声名与日俱增,随着世界各地人们的不断涌入,过去水族青年男女那种纯粹的谈情说爱的宁静和浪漫,恐怕再也找不到了,也许我们这些入侵的外人给他们带去一些新奇的同时,也给他们带去了更多的无奈!
  
  与卯坡上那种自然朴质的歌呤遥相呼应还有三都人民精心打造的大型原生态水族歌舞史诗——《远古走来的贵族》,这也是三都人民的迎宾歌舞。她从民族文化入手,将水族原生态歌舞、水族文字、祭祖仪式、传统节日等水族元素巧妙地融合在“远古追忆”、“多彩凤之舞”、“凤舞水乡”三个篇章之中,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多角度地、艺术地再现了多姿多彩的水族历史文化,任何看过这场演出的人都会由衷感叹她的艺术震撼力,可以说,丝毫不逊色于大导演张艺谋的《云南印象》!整场演出犹如凤舞龙呤,让人有一种享受仙舞仙乐般奇妙感受,于陶醉之中读完了这个民族文化简史,更让人对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小地方拥有如此现代的气息而刮目相看!
  
  看完演出,乘着浓浓兴致,三五友人相邀去都柳江赏景。夜色阑珊,清风微拂,淡淡水汽蒸腾,洁净的三都小城氤氲在一片薄雾轻云之中,海市蜃楼一般,让人疑为仙境。都柳江两岸更是一片辉煌,“水映灯光月照影,疑似天河落凡尘。”人在画中走,诗随江水流。那份浪漫,那份雅致到哪儿去寻找啊!
  
  正想品尝小城美食,就有阵阵香气扑来。夜市的烧烤丰富多彩,鱼是都柳江的鲫鱼,味道鲜嫩无比。酒是水乡“九阡酒”,糯米酿造,天然纯正,回味悠长。谈诗论文,畅叙感受,推杯换盏,不经意间人就带了醉意。朦胧之中,又有水家妹子的歌声从远处传来,如珠落玉盘,如凤呤九天……
  
  歌助兴,酒壮胆,一行人也拍桌打椅跟着嚎了起来,扰得三都的夜也跟着摇晃了。
  
  【本文入选2015年中国散文佳作精选集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主编:毕凌锋】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