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圣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2024年是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也是网络强国战略目标提出10周年。因此,当《从风险治理到关系赋能》于2024年末甫一问世,与“甲亢哥中国行”形成奇妙共振。
这部由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周琼副教授领衔的著作,在网红抵华前三个月已完成出版,书中有诸多论述,在直播事件中获得完美验证——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做中学”正是我们这片土壤上长出的纯正的认知法。
当美国网红甲亢哥在时速350公里的中国高铁上完成4K直播时,全球观众惊叹的不仅是飞驰的列车,我感到深深震撼的,却是从一本学术著作上看到她对于现实的精准预言。作者集剑桥访学期间静气慧心于一身,用学术的望远镜捕捉到了数字时代的传播奥秘,而本书既可看作她的观察分析报告,又能为普通读者观察思考互联网,提供更深邃的目光。
本书结构严谨,层层递进,其中华彩不可尽数,也无此必要。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在互联网世界通行的千字篇幅里,引一些个人能直接理解“甲亢哥中国行”的段落,以让更多读者“入坑”,虽为难却又乐意。
2025年4月13日下午,网红“甲亢哥”在微博发文:谢谢你,中国,并配上18张此次中国行的照片。甲亢哥的中国行后,这个坐拥3700万粉丝的美国网红用18张照片记录了他的中国行。
“偶遇的重庆卤鹅摊主、围观的外卖小哥……共同构成了这场10亿级传播的“内容生产联盟”。当少林武僧制服甲亢哥的视频被200万网友二次创作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娱乐狂欢,更是书中所述“流动性时代的病毒式传播”的特有景观。
这个被中国粉丝称为“甲亢哥”的网络达人在YouTube(油管)名为IShowSpeed(本名DarrenWatkinsJr.),今年20岁。他以夸张的表情、亢奋的直播风格闻名。
据官方媒体报道,2025年3月,“甲亢哥”首次踏上中国土地,开启上海、北京、河南等多地行程。其直播以“一镜到底”的沉浸式体验,向全球观众展现了一个西方媒体罕至的真实中国。仅其在上海直播的6小时,就吸引了560万人观看,收获上万条留言,数百万观众跟着他一起见证了中国的开放包容、科技成果与文化底蕴。
如果说书中“技术具有先天的政治性,互联网群体传播是中国的传播格局乃至权力格局出现大幅逆转”的文辞很抽象,那么在“甲亢哥”的直播里就能看到活例。
从来没有来过中国的西方网民,和“甲亢哥”一起惊讶地发现:在乘坐时速350公里的中国高铁时,体验5G网络覆盖、即便穿越隧道,2K画质直播仍流畅无卡顿;共享单车和智能电车小米SU7Ultra……桩桩件件,都是传统官方媒体无法想象如何保证信息可以准确触达的难题,互联网群体传播却易如反掌。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数据显示,高铁直播期间12306国际版访问量激增240%[国铁集团公告](https://www.china-railway.com.cn/],海外用户占比达65%。
作者在《场域与社群》章节中指出:“社群经济成为重构社会的重要力量”。似乎预判了少林寺现象:甲亢哥和河南少林寺被武僧“制服”的短视频,带动少林寺淘宝旗舰店布鞋销量周增长1500%[少林寺旗舰店数据https://shaolinsi.tmall.com/],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的范式融合。
到了重庆,甲亢哥被火锅辣到跳脚的“痛苦面具”,正是这种理论的完美实践——该表情包全球转发量突破2亿次,带动重庆火锅底料出口暴增180%。当学术预言遇上商业实践,我们终于读懂:为什么网友的“哈哈哈”比专家的万字报告更能推动文化破圈。
书中对我最有启发性的章节《互联网群体传播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在甲亢哥事件中,也具有完备的解释力。
当重庆政府给卤鹅摊主颁发10万元“友好市民奖”时,不仅是城市营销的妙笔,更是书中“正确疏导社会情绪,弥合社会隔阂,不仅是社会健康发展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维持社会长治久安不可回避的政治议题。”观点的生动案例——普通市民通过传播节点升级为城市代言人,传统科层制让位于网络化治理,“重庆荣昌”在这次直播之后的种种应对可以看作是这一论点的实践版。
在我看来,《从风险治理到关系赋能》的价值,远超出学术著作的范畴。尤为难得的是其与数字时代脉搏的“零时差共振”。
当甲亢哥用一部手机撬动十亿流量时,当重庆轻轨穿楼视频成为国家形象宣传片时,我们终于理解书中警示:“全球权力结构在互联网时代发生接替,权力正向低层次扩散”。换言之,书中所说的“伴随着全球信息化发展,中国凭借改革开放以来日益突出的国际地位,逐步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观点并非书斋臆测,而是生活现实的理论推演。
这部关注21世纪文化新样态的理论著作,既是对当下传播革命的注解,更是打开未来之门的密钥——可以说,作者融合学术严谨与实践智慧的作品,既是为政府企业准备的传播战略手册,更是给每个普通人的“数字生活指南”。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