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中秋情:一年逢好夜 赏月庆团圆

2024-9-11 15:12  |  来源:人民网

  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今天是9月21日,农历八月十五,又是一个玉露生凉、丹桂飘香的中秋节。明月高悬,无垠清辉遍洒乾坤山河,凝结成全体中华儿女心中那一抹挥之不去的柔和与皎洁。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华民族素有重视月亮的传统,许多节日都设置在朔日或望日。其中,尤以中秋节与月亮的关系最为密切。
  
  品节俗: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在我国现存最早的典籍《尚书》中,就记载了先民对月神的祭拜,“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从《礼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国自周代以来便有祭月的礼制,“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秦汉时期,月亮被视为“神”的象征,据司马迁《史记·封禅书》,汉代皇帝也会定期祭拜“日神月精”,早上祭日、晚上祭月。及至魏晋,“赏月”的概念慢慢出现。到了唐代,赏月活动逐渐盛行,《开元天宝遗事》中就有“玄宗八月十五日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的记载。
  
  宋代,“赏月”已经发展成了“玩月”。《东京梦华录》写道,“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阊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从中可见,北宋人对中秋赏月的兴趣可谓前所未有。
  
  《梦粱录》则记录了南宋的中秋风俗,节日气氛同样热烈,“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
  
  除了赏月之外,中秋节俗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丰富。《武林旧事》中记载,北宋年间,民间有在中秋节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浙江一带中秋除赏月外,观潮可谓又一盛事。钱塘江大潮的观潮日设置在中秋后的八月十八,“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寥寥数语,写尽大潮的恢弘气势。
  
  赏诗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如上文所说,古人对月的崇拜由来已久。冉冉升起的一轮明月,在夜空中把柔和的银光撒满大地,先民们就把月亮当成了在黑夜带来光明的“神”。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对月亮的崇拜又增添了许多传奇的元素。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纤阿不御,焉舒情兮?”在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里,就出现了与月亮有关的传说——不仅给月神配备了名为“望舒”的专车和名叫“纤阿”的女御者,“菟”,即月兔,也出现在了古人的想象之中。
  
  据西汉《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两千多年来,“嫦娥奔月”的神话广泛流传,是各代文艺作品乐于吟咏的对象。唐代李商隐写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宋代晏殊亦有词云,“广寒宫殿路迢迢。试问嫦娥缘底事,欲下层霄。”
  
  除了浪漫的神话传说之外,月亮还有许多雅致的别名——玉盘、素娥、玉轮、玉蟾、桂华、桂魄、玉桂、玉镜……在不同的诗文名篇中均有体现。比如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贺的“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周邦彦的“风消焰蜡,露浥红莲,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桂魄”曾出现在苏轼的《念奴娇·中秋》中,“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在众多与中秋有关的作品中,他的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堪称千古绝唱,“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的阴晴圆缺与人的悲欢离合互相映照,升华出浓厚的哲学意味。
  
  盼团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万里无云镜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中国人讲究“月儿圆,人团圆”——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体现了中国人的文化情怀,也是跨越时间不绝如缕的文化乡愁。
  
  明清时期,中秋节开始被称为“团圆节”,“圆”的寓意使中秋节成为仅次于春节的又一重要团圆的节日。《京都风物志》述及家庭赏月宴,中秋夜拜月礼毕,“家中长幼咸集,盛设瓜果酒肴,于庭中聚饮,谓之团圆酒。”
  
  此时,月饼也被赋予了团圆的涵义。《松窗梦语》称,“中秋供月以饼,取团圆之象,遂呼月饼。”有的地方甚至直接称月饼为“团圆饼”,《正德琼台志》中就说,“中秋玩月,城市以面为大饼,名团圆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咬上一口月饼,不管身在何处,过节的仪式感都会随之而来。中秋虽然是中国的节日,但蕴含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家国相依的情怀以及幸福生活的追求,无一不指向和平、团圆、美好等人类永恒的精神诉求。
  
  早在隋唐时期,中秋的习俗就已经影响到周边诸国。《隋书·东夷列传·新罗传》记载:“新罗……每正月旦相贺,王设宴会,班赉群官。其日拜日月神。至八月十五日,设乐,令官人射,赏以马、布。”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被包括中秋节在内的中国传统节日所吸引,被中华文化传递出来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所触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这一轮亘古不变的中秋明月,时刻照耀着中华民族的心田。在这个神州月圆时刻,让我们积蓄向前的力量,在赓续传统中迈向新的征程。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