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地方,地处江浙沪三地交界处;有一个地方,另无数文人心之向往;有一个地方,是吴地方文化的千年水乡古镇,这个地方就是千年水乡---西塘。
入夏的西塘古镇,河流纵横,绿披荡漾,长街曲巷,黛瓦粉墙,飞檐漏窗,在一垠如烟的绿意里若隐若现。如果厌倦了都市的喧嚣,隐于古镇之中,观赏这里浆声四起的流水。一供如月的石桥,房前屋后的苍苔绿藤缠绕私语。在西塘的水乡里岁月静好,返璞归真。
古老的江南水乡风貌形成了西塘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街衢依河而建,民居临水而筑。西街有着水乡极为典型的街道格局,它的最小宽度仅供农民挑担换肩,即一根扁担的宽度。由于临街房屋二楼以上常常还有屋檐延伸,两两相对的楼屋近在咫尺,搁起竹竿就可以晾衣晒被,打开窗户就可以倚窗谈心,构成一道别致的小镇风景。
塘东街是民国至解放时期西塘最为繁华的街道之一,塘东街上还有好多酒楼,以前有“借问酒家何处有,胥塘河边处处楼”的说法。
在古代都说江南出才子,可并不是每一个秀才都能考取功名利禄,所以不得以才经商。正是这里的商人充满文化气息,所以很多店铺 都充满儒家文化。行走在西塘的商铺,也会有扑面而来清新的风。不论是花制作的原创名族风情的服饰、还是小P孩的原创店、还是带着怀旧画面、却又透着现代气息的商店,都让你感受到一场时尚与自然的盛宴。
西塘不只是千年古镇,这里还充满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商业气息,是过往游客的多样选择。来到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水乡的风采,还可以来一次完美的邂逅。
入夜后的西塘褪去了古老的色彩,换上了现代与时尚的外衣。劲歌热舞,尽情摇摆,颜色不异,各领风骚。沿河的红灯都被点亮,一排排、映照在河上,宛如丝绸一般的柔和,却又流淌着浓浓的温馨和暖意。
西塘长廊外飘动的旗幡、高悬的大红灯笼,与水中倒影交相辉映,一座座石板桥、石拱桥嵌在长廊之间。廊桥街市、水巷人家,这是一座极具江南特色的水乡,有人誉称它为东方威尼斯。长廊很美,这种美是一种历史沉淀的优雅和静谧,漫步在长廊里古老的街道上,水巷、石桥、垂柳,使我想起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感受到一种闲适、淡泊和心灵的宁静。
漫步西塘,随时可以和悠远的历史来个亲密接触。进入一座老宅,重门深院,绿草阶前,中国纽扣博物馆就在这么一座古建筑里边,跨进高高的门槛你会看到,精美的纽扣工艺浓缩了历史,千年的文明概括在方寸之间。 漫步西塘,穿梭在小桥和长廊下的店铺间,欣赏着民间艺人现场制作的手工艺品,有竹刻、石雕、骨雕,布艺、草编、浙绣,五光十色,琳琅满目。
炊烟袅袅,日渐西斜,静静地伫立在一座石桥上,看着从桥下飘然而过的轻舟,看着蜿蜒到远处的水巷,看着两岸风雨长廊下行走的人们,看着那悠闲淡泊的西塘人家,我沉静又专注,如同在欣赏唐诗、宋词、古画,心无旁骛地把自己融入了诗画的意境中,流连忘返。
冬日的西塘没有了碧波绿柳,少了女子的柔情似水,它更像一位暮霭的智者,看着往来的过客撒落一地的心情,或喜或悲。
西塘,白墙青瓦、小船河道、弯弯的石拱桥,你在这头微笑,我在那头张望。我从不相信一见钟情,直到我看到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片,只那么一瞬间。
西塘,河流纵横,绿波荡漾,宁静的光阴在桨声四起的水波间开始了一天的美好时光。晨间,小桥流水,薄雾似纱;傍晚,夕阳斜照,渔舟扁扁,带着满归的希望。
西塘古镇、烟雨长廊、中福堂、五福桥、安善桥、水阳楼、里仁港、七姥爷庙、石皮弄、烧香港。这些景点都是不可错过的。漫步西塘,那建于明清时期水镇古街的风雨长廊,像一幅幅清雅的图画、一首首悠扬的旋律,它追随古镇长河而立,蜿蜒曲折,朴素而简洁。长廊内古老的民宅散发着一种温馨的气息,店铺栉比鳞次,水巷边含烟垂柳拂地摇风。
“江南忆,最忆是西塘。阶前流水桨声远,巷月桥影梦里长,晓市闻渔唱。”仅仅一首小词,便又勾起对西塘的无限怀念。记忆里的西塘,就如词中所吟,小桥流水,炊烟袅袅,渔歌笙声。
烟雨佛垂柳,西塘岸边游;廊桥曲径幽,涟漪萌暮恋。船儿划过,岸边的游客依旧如我们刚来时一样,兴致勃勃的游玩着,岸边的垂柳也随风摇摆,不论是哪个角度,哪个地点,我们用会记下这如画般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