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登求 毕凌锋
一
太湖县江塘乡大塘村党支部汪书记见到能人老甘时,他正在大塘角自家大棚里和妻子摘朝天椒。刚摘满一筐,两个人正准备抬上棚前停着的三轮车。汪书记一头钻进来,老甘忙停下手里的活,说道:“汪书记来啦,有事吗?”
汪书记随手从筐里拿起一根红色的朝天椒,对着从棚顶漏下来的阳光晃了晃说:“辣死人的小辣椒。来,老甘,我来是跟你说件事。你愿不愿意改种食用菌,如木耳和香菇,这个挣钱呢。”
影子一样的阳光在老甘脑袋上晃荡。他摸着头道:“种食用菌?我只会种辣椒,那个东西我一点也不懂啊。”
“不懂没关系,你是种植能人。我们准备由村委会牵头,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稳步发展种植食用菌。采取“村集体+村干部+能人”方式成立“菌业发展有限公司”。你就是我们村委会选出的第一个能人。我们村是水库区移民安置村,县移民中心也会支持。”
“这……”老甘看着棚内和棚外满园的辣椒,有些不舍。
“你如果同意,等你采摘完辣椒。我们就把辣椒大棚和辣椒园改造成大塘村食用菌产业基地。生产由你牵头负责。”汪书记满脸期待地看着老甘。
老甘听说有人指导,同样还是在大棚里干活,还有县移民中心的支持,终于被汪书说动了:“那好,我愿意!”
大棚外的阳光有些刺眼。大片的辣椒园里,许多手提篮子,头戴草帽或头巾,穿戴花花绿绿的妇女,正在采摘辣椒。
汪书记今天来的想法,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
太湖县江塘乡大塘村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地区村,距县城20公里,共有24个村民组,650户,2548人,村域面积7.6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4500亩,林地面积3900亩。近年来,随着土地的平整,全村的田地基本实行了大面积土地流转,闲置劳动力越来越多,为了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增加就业岗位带领村民致富,经多次考察,发现当地的气候非常适应香菇、平菇等食用菌的生长,且平菇的主要原料为落叶杂木和秸秆,当地原材料资源丰富。经过慎重分析,决定把种植食用菌定为村里首选发展项目。
那段日子,汪书记白天在村里转,晚上辗转反侧地想。听说隔壁毕岭村有个刘师傅是种植香菇能手,立马上门请教,邀请来村里“把脉”。听说湖北随州香菇产业发展的好,马上带着村里的同志去随州考察学习。最后,决定在村里搞食用菌立体种植,成立食用菌种植合作社。
由于58年村上游花凉亭水库的修建,7万花凉亭库区人民在政府的安排下,泪洒故土,陆续移民到异地他乡。大塘村所在的江塘乡共安置了移民户561户,1288人。其中大塘村有移民户12户。食用菌种植的成功,必将带动移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而自水库移民“后扶”政策开展以来,太湖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移民就业创业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改善库区民生为己任,围绕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动太湖县美丽移民村建设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食用菌种植需要启动资金。江塘乡领导带着汪书记来到县移民中心,向中心领导做了详细汇报。中心领导经过考察后,立即拍板支持。2017年项目支持18万元用于采购菌棒生产线;2018年项目支持18万元修建基地道路,31万元建设生产大棚;2019年项目支持60万元采购深加工设备;2022年项目支持雪灾修复资金50万元。
有了移民资金的大力支持,基地道路修好了,大棚建起来了,专家入驻指导了,菌棒顺利上架了。老甘上任后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到大棚里看看。香菇养殖大棚内,一条几乎不见尽头的长廊两边,整齐的钢架上数不清的菌棒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蔚为壮观。一只只肥硕厚实的伞形花菇,顶破束缚自己的那层薄薄的透明塑料,以各种姿势坚挺矗立着,拥挤在一起,蓬发出勃勃生机。而在另一侧大棚里,新鲜的香菇已经开始批量采摘了,一边采摘,一边烘干,加工成香菇脆片,浓郁的香味飘散在空中,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那些破土而出的羊肚菌,身着蕾丝小白裙,如同翩翩起舞的仙子,散落人间的精灵,长势喜人。羊肚菌素有“菇中皇后”的美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和矿物质元素,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棚外,一眼望不到边的黑木耳种植基地里,摆放整齐的菌袋上长满了黑亮黑亮的木耳,十分诱人。除了滿地的菌袋,也有遍布基地的人影。这些人当中,有参观游览的,有收购木耳的外地客商,有摘木耳的人们,也有晾晒木耳的主人。机器轰鸣,木耳飘香,人来人往,一片繁忙。
几年来,大塘食用菌基地共带动周边8个基地共同发展,累计生产菌棒1000多万棒,带动移民户、贫困户460户,其中大塘村内12户贫困户分户种植收益达60万元;四统一保及托管种植的20户贫困户收益达20万元;村民基地就业务工收入累计发放工资400万元,其中移民户、贫困户就业工资120万元。带动19户移民户、脱贫户稳定就业增收。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2万元。大塘村集体经济不断跑出加速度,迈上新高度,连续4年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元,2022年集体经济纯收入达125.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6万元。
2017年大塘村成为市级食用菌产业“一村一品”专业村,舜华菌业种植基地被认定为安徽省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成为大塘村产业扶贫基地,扶贫驿站和电商服务中心。现已注册了“大塘脆”、“七星池”、“蘸蘸香”三个商标,生产的香菇、平菇和木耳已获得有机食品认证,2019年舜华菌业发展有限公司成功申报“规上企业”,并与省农科院成功研发“徽香2号”新品种,并获太湖县科技创新大赛第3名。食用菌产品远销湖北、浙江、广东等地,年产值突破400万元。
移民“后扶”点燃了大塘乡村振兴的“引擎”。不光是食用菌产业,还引导成立了农业、油茶、养殖、菌业等领域开发公司,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注册了“盛唐大米”、“霞润鸭蛋”、“兴唐油茶”、“日兴香菇”等品牌。通过“鱼光互补”发展水产养殖,放养虾苗、鱼苗,年产值达150万元以上;新建高标准鸭舍4000平方米,养殖3万羽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
汪书记常常在大塘产业基地里碰到老甘,两个人拿起菌棒指指点点,演绎着“村集体+能人”模式。这天,老甘手拿一瓶腌制的朝天椒,塞给汪书记说:“我老婆叫带给你的,炒香菇吃,轻脂开胃又清肠。”
汪书记接过瓶子,看着红红的朝天椒,笑着说:“好你个老甘,喜新不厌旧。哈哈。”
二
通过移民“后扶”的带动,大塘村的产业发展起来了,道路畅通了。宋柳林这两年回家过年,总感觉到家乡变化一年比一年大。
腊月黄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过年,做米糖、打豆腐、烫豆粑、晒腊肉、做年粑……。宋柳林在家门口的稻场上,和妻子帮着母亲忙碌。
人在长大以后,在远离村庄以后,再走近一片田野,一块菜地,一泓溪水,一缕云烟,总是那么亲切。这两年,在北京某个上市公司的窗口,宋柳林埋在自己的事情和心事里。当所有的意义和目标开始花白以后,守望着故乡的方向,才明白一个人的根,依然是扎在故乡的土地和田野上。
风漫卷过来。田野已经收割,天地阒然苍茫。汪书记从田野中走来,走到宋柳林家门口:“柳林回来了?”
“汪书记来了,快坐。”宋柳林放下手里的活,搬来凳子。
“柳林,我今天来,还是想请你回乡创业。太湖县正在全力打造‘全县大景区、全域大旅游’,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江塘乡定位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产业。现在正是回来创业的大好时机。”
“汪书记,这两年我也一直在思考,要不要回来创业。说实在的,我也始终割舍不下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时刻想着要叶落归根,而且这些年村里的建设和发展,让我看到了回乡创业大有希望。”
“国家乡村振兴的政策越来越明确,决心越来越坚定,顺势而为就不会出错。你还有什么顾虑?”宋柳林看到了汪书记诚恳的眼神。
“汪书记,我这次回来,主要就是考察在家门口发展农业休闲旅游产业的事。你看村里的产业发展得这么好,移民‘后扶’把路也修好了,这些山坡丘陵开发利用都来,一定会助力乡村发展和振兴。我只是有些担心林地征用和审批手续能否办下来。”
“审批手续你放心。只要符合国家政策,我们都会帮你办下来。”汪书记满有信心地说。
“那好,过完年,我去北京把手续交接完,就回来干。”宋柳林终于被汪书记说动了,下了决心。
田野,安宁、静谧。隐约可以听见雀儿的几声鸣叫。夕阳是村庄结出的最大果实,果汁般的光芒使得村庄甜蜜、安详。丘陵逶迤环抱的村庄里,传来犬吠、牛哞和呼唤孩子回家的声音,炊烟开始袅袅地升起。不知谁家的孩子突然放响了几个爆竹,声音在村庄上空回荡……
说干就干。“田园大塘”生态农业旅游度假项目很快就批下来了。
项目总占地面积1500亩,总投资1.5亿元。致力于打造一个融农业观光、田园度假、生态游憩、户外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度假目的地。项目包括餐饮会议、野奢酒店、乡村民宿、康养中心、亲子游乐、水上乐园、农业体验、课外研学、拓展训练、生态种植等10个大项50个子项目。预计年营业额将达到5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00个以上,尤其可以帮助解决当地大部分贫困人口和留守妇女、老人的就业问题,同时带动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以上。而且,项目采用平台化运营,将带动周边大量人才进行创业。
林地很快征用下来了,项目区内的草堆、厕所、鸭棚经协调后,村民们给予了大力支持,也很快拆除了。
“太商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书记项目以来,县委书记、乡党委书记多次来到项目工地,为项目实施出谋划策、解决难题。县委朱书记就来现场4次,召开现场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企业发展找出路,找方法。项目也得到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积极支持。
行走在项目区,工人们有的在忙着室内装修,有的在忙着道路硬化,有的在忙着搅拌混泥土。这些工人基本上都是本地的村民。经过一年多的打造,“田园大塘”已初见雏形,一座依托独特乡土人文、乡愁生活、山水林田湖乡村生态景观正在呈现。沿着休闲登山步道,走向山岭的木屋民宿“梅岭松居”,山路上开满了各种野花,池塘波光粼粼。走进木屋,屋子里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和淡淡的木头香,让人感到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那份与世无争的宁静。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茂密的松叶,洒在木屋的窗户上,将整个屋子染成了温暖的金色。山头的风穿过松林,幻化出曼妙的旋律。黄昏,站在山顶上俯看“田园大塘”,犹如一幅梦幻般的田园画卷。道路黑白相间,大塘如镜,绿树成荫,大片的稻田涌动着金色的波浪,被阳光照亮。如珠散落的村庄民宿、度假新村、梅岭庄园、亲子乐园等,传承历久弥新的家乡风物,又演绎着新农村的变化、新的气韵。
2023年9月16日上午,田园大塘农旅综合体开园仪式举行。仪式上,县委书记朱小兵宣布田园大塘农旅综合体正式开园。同时指出,当前,太湖儿女情系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激情高涨,他们放弃大城市优越条件回到家乡,体现了对家乡的一份深厚情谊,对家乡父老的一份深厚感情。全县上下正在着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诚邀更多的太商返乡创业。
开园以后,田园大塘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当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与多样化的游玩体验相结合,乡村有了新花样,旅游有了好风光。年轻父母们陪伴孩子一起纵情山水,感受自然,享受快乐的亲子时光。
只见他们有的“凌云而行”,有的“踏虹而歌”,有的“乘风破浪”,有的“丛林穿越”,体验了一场放松惬意又激情昂扬的乡村旅行。江塘乡农民丰收节暨“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在此举行;2023年长三角汽车(房车)集结赛在此精彩呈现;“走进自然,探索科学”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丰富多彩……
田园大塘,太商返乡创业的样板,正以她独特的姿态和魅力,奏响了乡村振兴的交响曲。(摄影:李登求 王淑清 王晓霞 王家勤 王宏亮 陈振伟)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