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中国》乘燕赵雄风走进河北

2023-7-17 16:16  |  来源:中国青年网

  密集而不失节奏的鼓点,如何成为将士们战场常胜的“摩斯密码”?不用剪子而用刀刻的蔚县剪纸,用两百多万刀打造了怎样的震撼巨作?让乾隆赞不绝口的驴肉火烧有何制作秘诀?定瓷“白如玉、声如磬、薄如纸”的质感是怎样实现的?历经千年演变的金丝如何链接“太空之吻”?7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将在20:00档于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央视频全网独家首播,与观众朋友们一同走进历史悠久、山川秀美的河北,体验燕赵雄风吹拂下的非遗技艺,见证新时代风貌下的非遗创新。

  
  本期节目中,主持人龙洋,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单霁翔,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康辉,一同来到以太行为名,以易水为魂的燕南赵北形胜之地保定市易县太行水镇,探寻河北非遗的奥秘……阵阵鼓点敲打出正定人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常山战鼓、千丝万缕编织中式浪漫的花丝镶嵌制作技艺、透过小小剪纸展现大千世界的蔚县剪纸、历经20代传承的吴桥杂技、柔润媲玉的定瓷烧制技艺……不止这些,还有更多惊喜非遗等你探索。

  
  一个鼓点就是一滴汗水,一个鼓点就是一个脚印,当所有鼓点连奏在一起,我们仿佛看见了将士们在硝烟中奋勇杀敌的英姿,也感受到了正定人民积极向上的奋勇豪情,一张珍贵的手写鼓谱,记录下口口相传的音节,也铺垫出常山战鼓的传承之路。

  
  阳刻见刀,阴刻见色,应物造型,随类施彩,蔚县剪纸的独特不止于此,在传承人的不断探索中,一幅幅创新作品,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多样载体。

  
  在中国“杂技之乡”,“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班”,从一门谋生手段发展到如今在世界舞台上闪耀的吴桥杂技,其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苦练和磨砺,以及世世代代的传承精神。
  
  在太行水镇的非遗街区,每一刀都心惊肉跳的蛋雕技艺,让普通的蛋壳成为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珍品,每一个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绞胎瓷,在现代化创新中不失古雅韵味。还有一锤一錾雕出“起伏”人生的铁板浮雕,经过72道工序才能完成的原村土布,琳琅满目的曲阳石雕,令人惊叹的重达2吨左右的巨型易水砚,千年不坏的定州缂丝,小天地蕴藏大乾坤的衡水内画,装饰技法丰富多彩的磁州窑,材料各不相同的皮贴画、芦苇画和布糊画。热闹非凡的街区上,多种非遗让人目不暇接,各样奇绝技艺精彩纷呈,让人们看到了河北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