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始交 万物并秀
5月6日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
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意味着夏天即将开始
到了立夏节气
植物的生长到了茂盛期
天气会变热,雨水会变多
随着季节的更替
我们的养生方式也要随之改变
那么
立夏应该如何养生、调理呢?
01
饮食健康
立夏过后,天气晴暖并逐渐炎热起来,人们就会觉得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 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立夏后天气炎热,易引起情绪焦躁,导致心火过旺,特别是老年人,受情绪起伏及气候因素的影响,发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
立夏后常因气候燥热而食欲不振,这其实是因为湿热蕴积在内,肠胃缺乏运化动力的表现。如果过食肥甘油腻、大补之物,则困胃伤脾,影响消化吸收。 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因此,夏季饮食宜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可选择绿豆、白扁豆、荔枝、莲子、荞麦、大枣、甘蔗、梨、豆浆以及猪肉、鸡肉、鸭肉、鸽肉、鹌鹑肉、鲫鱼、蜂蜜等性质平和或偏凉的食物。
另外,随着天气转热,人们爱吃刚从冰箱中取出来的水果、饮料等。特别是肠胃功能较弱的儿童,在吃后半小时左右最易发生剧烈腹痛,严重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腹泻和全身冷战等症状。所以要记住夏季很热,但不要贪凉。
02
生活调养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 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视“静养”。
春夏两季,天气由寒转暖,由暖转热,是人体阳气生长之时,故应以调养阳气为主。值此时节,人们要格外重视“阳气”的调养,尤其加强对心脏的保养。老年人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切记暴喜伤心。
立夏后,天气炎热,汗液增多,阳气随汗液宣泄过多,导致体内阳气虚衰,出现“阳盛于外而虚于内”,又或者过度吹空调、吃冷饮使体内寒湿过甚,阳气被遏。 建议游泳、散步、慢跑等适度运动,轻度出汗为宜,切记不可过于疲劳。注意防晒和补水,将有利于将湿气排出体外而不伤阳。不宜在烈日下或高温环境中进行运动锻炼,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室外运动,运动时应穿着舒适、吸汗、透气性强的衣物,便于身体散热。同时,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建议中午热盛之时可适当午睡,既可避炎热,又可除疲劳,养体力。
03
中医调理
立夏时节,人体的经络气血流动畅通,是进行穴位按摩、艾灸的上佳时机。可选择关元、中脘、大椎、脾俞、肾俞、命门、至阳、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艾灸,有利于补充阳气。穴位按摩劳宫穴、后溪穴、间使穴等穴位可以起到很好的养心作用;脾胃不好的患者可以按揉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等穴位;睡眠不好的患者可揉按百会穴、四神聪穴、印堂穴、太阳穴等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