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闽耕耘录——高鸣文集》新书首发分享会现场。
越剧《红楼梦》的两大作曲家之一、中国戏曲音乐学会首任理事长高鸣撰写的《沪闽耕耘录——高鸣文集》日前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记录了作者90年来的人生轨迹、艺术生涯和学术成果,并展示了诸多珍藏的名家照片和剧本曲谱。
高鸣,国家一级作曲家,曾任中国戏曲音乐学会理事长,福建省戏曲音乐学会会长等职。高鸣在记录、总结、创作戏曲、歌曲和其他民族音乐方面,成就斐然,尤其在记录、提升、系统化越剧尹派和京剧麒派唱腔艺术上,贡献卓著。他从1947年始从事专业音乐工作,70多年来,曾为近80个剧目作曲,代表作有越剧《红楼梦》《盘妻索妻》《彩楼记》等。其中,《红楼梦》于1962年拍成越剧电影,深受喜爱。越剧《红楼梦》音乐荣获中国戏曲音乐“孔三传奖”优秀创作奖。高鸣还曾担任《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特约审稿员,也是《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福建卷》主编。
分享会现场,本书作者高鸣(中)发表感言。
谈及经典之作《红楼梦》的创作背景,高鸣回忆:“1957年6月,接受上海越剧院分配的任务后,我首先阅读了《红楼梦》原著,然后对该剧音乐进行总体构思与布局,根据我设计创作的主旋律,写好了幕前序曲、幕间曲、全剧合唱曲等……年底即将开排前,院领导加强了主创力量,其中,作曲增加了顾振遐,自1957年11月至1958年2月,我们合作完成越剧《红楼梦》的音乐创作。”当被问及该剧唱腔创作情况时,他表示,“剧中唱段,首先是演员付出了创造性的艰苦劳动,其次是作曲者帮助加工提高,同时也渗透着导演、琴师的劳动。其中,宝玉、黛玉主要唱段的加工,是两位作曲者在演员原有唱腔框架基础上进行的,没有一段是由作曲者重新作曲、然后由演员学唱、排练的情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读西厢》《葬花》等唱段皆如此。”
谈及本次写书的初衷,高鸣表示:“我这一生都在为越剧音乐在工作,我对越剧音乐特别有感情,现在年轻人喜欢越剧的也有很多,我感到非常欣慰。我愿意在晚年做出一点微薄的贡献,希望大家能够对越剧更加了解,更加热爱,使越剧事业得到进一步地发展。”
本书特邀编辑、高鸣夫人许诺。
据该书总策划、上海市浦东新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唐根华介绍,本书是高鸣在中国电视戏曲艺术研究会研究员、夫人许诺的协助下,历时两年多,整理编撰而成的。许诺表示:“我认为这本书对继承发展我们的民族音乐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对后人来讲是一份宝贵的财富。能参加本书的创作,是我对他的一份心意,也是为我们文化事业留下的很重要的一份遗产,所以我感到很高兴。”
本书总顾问张文龙(二排右)、总策划唐根华(二排左)与高鸣、许诺夫妇。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