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五周演出成功

2022-8-30 13:55  |  来源:新华网


  2022年8月26日晚,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的两部作品:查文渊导演的《不在梅边在柳边》和张丛导演的《模仿爱人》在国话先锋智慧剧场成功上演。
  


  《不在梅边在柳边》剧情简介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牡丹亭》中,杜丽娘寻梦不得,对镜自画,留下芳容一幅后香消玉殒。《牡丹亭》外,一名饰演杜丽娘的昆曲演员再度寻梦、揽镜自照,她又究竟在镜中看见了什么?戏里戏外,如你若我,在试图把控自我命运的角力中,两个身处于不同时代的女性发出了相似的呼唤,是一场寻不到的寻找?还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答案远在天边,又好像近在眼前……
  
  查文渊导演的《不在梅边在柳边》以镜子作为媒介,讲述了镜子两边的两位女性角色,在不断探索和确证中,找到自己的故事。
  



  “镜子是自我内观的一个媒介”,查文渊利用《写真》一折的隐喻,将杜丽娘与演员杜若进行勾连——在《牡丹亭》中,杜丽娘被围在闺房内;在现代,演员杜若要按照父亲规定的职业生涯走下去……她们都要找寻生活和自我的意义。查文渊谈到:“汤显祖《写真》这一折是超越了时代的,女人大多作为男性描摹和凝视的对象,像《写真》这一折在镜中观察自己,给自己画像是没有的。”
  



  除叙事外,查文渊还在本剧中还加入了音乐剧的元素,昆曲与音乐剧的融合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享受。
  


  《模仿爱人》剧情简介
  
  根据《牡丹亭·冥誓》一折所改编的《模仿爱人》讲述了一个因爱成人的故事。或许是不知梦的缘故,流离之人追逐幻影。穿越了400年的爱与誓言,直到今天,还是一道无解的命题。
  
  100年后,人类社会的所有活动都转移到了“虚拟世界”,工作、生活,恋爱都可以线上完成。爱情,成了数据模拟的一串信号。婚姻,彻底成了脱离时代的陋俗。政府和科学家们努力地遏制“现实世界”的消亡,却收效甚微。一对坚守“誓言”的恋人,却让人们重新认识到“爱情”的美好,重燃了对“现实世界”的渴望。他们真的可以挣脱现实与虚拟的束缚,得偿所愿么?
  
  张丛导演的《模仿爱人》将杜丽娘与柳生的爱情故事放置在虚拟世界下,用程序的理性来对抗爱情的感性,从而探讨爱的本质和人的意义。
  


  “《冥誓》中的虚拟感与网络世界中人的虚拟感很相似,演员的脸谱化表达与木偶动作代表人在虚拟世界中自身被麻痹,缺乏情感的存在。
  


  《模仿爱人》全剧运用炫酷的灯光和影像,用音乐和舞蹈等元素穿插全剧,创造亦真亦幻的网络世界,开放式的结局发人深思。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