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人气是书籍给我们的馈赠

2022-7-8 09:45  |  来源:光明日报

  6月9日的早上,我像平常一样在直播间里卖农产品,不同的是,我的讲述里有诗词歌赋、天体行星、大江大河、三餐四季,那天早上,有10万人停留在“东方甄选”的直播间里,像一场梦一样。我相信,让他们留下来的,是人们对知识的热爱,这是书籍给我们的馈赠。
  
  直播卖货,是一个高速运转的行业,几分钟之内就要介绍完一个产品。但我们却希望在这个快速的行业里,带来慢节奏的生活理念,给大家读一首诗、讲一本书、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后来我们的直播间常常有数十万人在线互动,让我在茫茫人海遇见了很多与我经历相似、性格相近、三观相同的人,我相信,这是坚持阅读给我的回应。
  


  我们身处一个前所未有的容易获得知识的时代,我们理应比前人掌握更多的智慧和勇气。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我们时常感到迷茫、焦虑,这很正常,而书籍,就是平整精神土地最好的工具。用《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这个书名来表达我对阅读的理解,再准确不过,在物质丰富的时代里,人们往往像抛弃旧家具一样抛弃严肃阅读,但只有真正阅读了,你才知道,见证故事中的苦难,会给予我们热爱生活的能力。
  
  我有一个想法,读书范围应该越丰富越好。如果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可能会营养不良,同理,如果只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可能会认知偏狭。我曾经是一个浅薄而痛苦的人,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认知和心态。大学时,我开始了广泛阅读,从严肃文学(如茅盾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中培养感知力和共情力,看到众生相;在人物传记类书籍中向榜样学习;从历史书籍中看历史的兴衰和发展规律,寻找价值感;在哲学类书籍中思考人生意义,构建精神栖息地;从科学类书籍中积累知识,让自己不愚钝、不迷茫。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人文的科学是危险的,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愚昧的”,读书同理,需要两方面都兼顾。书籍不是装饰品,不是吉祥物,也不是奢侈品,不应放在书架上落灰。开卷有益,常读常新,我们需要把新书读旧,也需要把厚书读薄。
  
  我曾前后看过六遍《平凡的世界》,年轻的时候读,只看到苦难,被文中接踵而至的厄运和打击压得喘不过气。后来再读,我看到了人生,明白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命运不会专门奖励你,但也绝不会刻意为难你,所有兜兜转转的经历,背后可能都有一个奖励。后来再读,我看到了力量,主人公不愿接受命运的安排或者厄运的审判,他从文学作品中找到力量面对苦难,从勤奋的劳动中寻求深度的精神满足,并通过帮助身边人,来得到精神的救赎。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也自然不会有白读的书。通过阅读,我获得了生命的厚重感,获得了精神的力量。书籍让我们从原来生活的琐碎和自己偏狭的视角中抽离出来,跳出自己的“信息茧房”,用更大的视角和更长的时间维度去审视生活,听各家之言,取多种观点,形成自己完整的认知观念。这样一来,哪怕面对同一件事情,我们的态度也会有所转变。少些无知,就不会傲慢;少些偏狭,就不会荒谬;少些盲从,就不会激愤。先贤们已经慷慨地把思考全部写在了书中,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翻阅和理解,书籍是人类智慧的汇总,它给我们关于生命价值的答案。(记者陈雪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