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文艺观察(影视篇)

2021-1-2 09:57  |  来源:人民日报

  侯鸿亮(电视剧《大江大河2》《山海情》制片人)
  
  2020年,我明显感到整个行业求新求变的意识在增强。《唐人街探案》《我是余欢水》《摩天大楼》,一系列短剧引人关注。《装台》《安家》《猎狐》《三叉戟》等剧热播,女性题材和悬疑剧带动一个又一个话题,行业剧、都市生活剧都有不错的新作。现实题材依然是创作主流,现实主义精神从电视剧创作延伸到综艺和纪录片。
  
  市场调整和技术进步,催促大家在求新求变中锻造精品。2018年以来,电视剧市场逐步沉淀,回归理性。另一方面,科技带来无限可能,也为从业者带来紧迫感。从电影到电视再到互联网,从近年逐渐强势的短视频、直播,到今年受关注的互动剧、竖屏剧,科技改变了影视作品的形态,也缩短了观众的耐心。时间碎片化,传播碎片化,内容碎片化,电视剧受众已经大量分流,如何留住受众,是我们未来最难的事情。
  
  在我看来,长剧和短剧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依然相信长剧的生命力,庞大的电视剧观众群、积淀数十年的观看习惯,意味着长剧依然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关键在于内容。如今,不论播出平台还是内容行业都面临优胜劣汰,不论短视频还是长视频、电视台还是网络平台,只有更优质更新鲜的内容才能留下观众。
  
  这一年,观众的审美并没有太大变化,他们一如既往地对好内容感兴趣。这一切启示创作者,沉下心来,不要总想着模仿别人,也不要一味追逐市场,只有守住创作的底线,才可能去追求高线。
  
  回顾我们团队这一年,《山海情》(原名《闽宁镇》)的创作深有收获。最主要的体会还是从创作本体出发,在适应市场的同时不放弃自己的坚持。《山海情》这部讲述一个移民小镇通过东西协作扶贫走向全面小康的电视剧,让我们走出选题的迷茫,从风口降落到黄土地,再度认识到,土地和人民是创作力量的源泉。真实呈现、真诚表达,相信若干年后我们依然为自己的作品自豪。
  
  诗人用语言与读者心灵相通,歌唱家由歌喉表达心声,影视工作者通过作品与受众交流。电视剧是我们从业者面对世界的一种话语。作为大众艺术的电视剧,始终向着明亮的方向,才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关键词:时代主题
  
  直面时代生活现场
  
  欧阳黔森(贵州省文联主席)
  
  这一年,荧屏和银幕涌现不少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中国精神的作品,特别是脱贫攻坚主题、抗美援朝主题、抗击疫情主题的作品,屡屡引发观众的热议。
  
  中华大地上演进的脱贫攻坚,为人类脱贫减贫提供了中国方案,彰显了我们的制度优势和久久为功的力量。在这场举世瞩目的脱贫攻坚战中,在接续奋斗中,可歌可泣的故事无处不在。文艺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在重大现场面前没有失声,以作品发出时代的声音。
  
  今年与观众见面的电视剧《石头开花》《花繁叶茂》《最美的乡村》《一个都不能少》等,就是广大文艺工作者走村过寨、深入生活,创作的反映脱贫攻坚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各具亮点,但无疑都来自创作者真实的生活体验,也只有这些体验,才使得故事塑造的人物真实而鲜活,传达的精神深刻而有力,作品才能感染观众。
  
  创作电视剧《花繁叶茂》的过程让我深深感到,艺术创作一定要脚踩大地,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为了创作剧本,我在花茂村前前后后待了一年多。在那里,我遇见的老百姓人人脸上洋溢着笑意,真诚又炽热。在与村民们促膝长谈中,我感受到花茂村村民发自内心的幸福感、获得感。花茂村村支书唐万财、花茂村驻村第一书记欧阳采薇、枫香镇党委书记石晓峰,这些剧中人物就是为脱贫而奋斗、因脱贫而幸福的普通人的缩影。
  
  抗美援朝主题纪录片《为了和平》《英雄儿女》、抗疫主题电视剧《在一起》等,也都记录了人民和历史的创造,传递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期待更多以人民为中心、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让观众看到美好和希望,凝聚为梦想而奋斗的力量。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创作和投资更加成熟
  
  傅若清(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电影是文学艺术和现代工业技术高度结合的产物,创作侧重于艺术,制作侧重于工业化,发行放映则侧重商业化。以往,我们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更多依靠扩大产业的规模和数量。今年,在抗击疫情和产业变革的双重作用下,电影产业迎来发展的“窗口期”。一方面,面对媒体融合的时代挑战,电影需要更具差别化、独特性的呈现方式,以实现作品的价值、回应观众的期待。另一方面,中国电影已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产业亟待找到新的增长路径。
  
  这一年,创作者更成熟了,投资者也更成熟了。创作回归应有的角色,产业上下游间彼此体谅、共同携手,举国之力、举行业之力实现“电影强国”形成共识。
  
  从2019年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创作,到今年的国庆档、抗美援朝主题影片,我切身感受到,电影行业从适应市场到引领市场的变化。《我和我的家乡》《夺冠》《一点就到家》《金刚川》《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最可爱的人》《紧急救援》……2020年,主旋律电影赢得观众的共情共鸣,带动电影市场的快速回暖。这说明,有内涵有情感、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精良之作,一定会得到观众的真心喜爱和市场的良好反馈。这也激发大家,在未来努力打造更多既能满足人民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电影产品。
  
  “守正”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创新是动力之源。只有不断“创新”,“守正”才能获得活力源泉。面对互联网媒介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电影的再腾飞还需借助技术的力量。在技术创新上,唯有持续推进电影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全面提升电影产品和影院终端的技术品质,才能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也才能稳固电影观众群体,进一步做大增量。
  
  关键词:电影“新力量”
  
  发现和培育电影新人
  
  李少红(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
  
  前不久的第三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论坛上,我与几位电影人共同探讨了青年电影人的发现与培养。最近10年,全国出现了数十种扶持青年电影人的计划。仅在今年,我们就看到既有政府背景、纯公益性质的扶持计划,也有各大电影节的培训创投活动,还有行业巨头为了丰富人才库、业内人士培养创作队伍发起的培育计划。由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发起的“青葱计划”,也在今年走到第六个年头。5年来,我们看到一部部青年导演的首部长片拍摄完成,在国内国际电影节崭露头角。
  
  电影是创意产业,更是人才密集型产业。电影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创造力的竞争。扶持电影“新力量”的方式层出不穷、逐年递增,这得益于蓬勃发展的电影市场对人才的渴求。我们收获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但也发现了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资本力量介入太早使得扶持计划趋于复杂。一方面,因为资本的强势,青年导演创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活动期间热度满满,后期却推动力不足,难以长效为行业输送新鲜血液。
  
  我是过来人,经历过青年导演这个阶段。“怎么帮”以及“帮什么”,对于发现和培育新人尤其重要。今天青年人面对的运营体制、市场环境与过去大不相同,面临的成长问题却有很多相似。从自我质疑到外部质疑,从不被认可到被认可,需要一个成长和积累的过程。我们现在想做的是,用自己的经验以及行业沉淀,帮助青年人建立信心、提高业务能力,同时保护他们的创造力。
  
  中国电影在一代代电影人手中薪火相传、成长壮大,我们还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未来的重点是建立一种持续、长期、有效的青年导演培养机制,让更多青年人扛起重任。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0

扫一扫上 海文艺网

扫一扫 上海文艺网微信

上海文艺网客户端
上海文艺网手机
文艺电台客户端下载
责任编辑:沈彤
电话:021-61318509
邮箱:bjb@shwyw.com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1-61318509 邮编:201602 上海文艺网总部
COPYRIGHT 2012-2020 上海文艺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严禁一切有损本网站合法利益的行为, 所有用稿为公益交流。请严格遵守互联网络法制和法规、转载稿件如有异议立即删除。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乐都路358号云间大厦15楼1503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19820号-1 沪ICP备13019820号-5 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20160406145114127 沪公网安备 310117020054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