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讲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不能不说到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千古经典名著《论语》。如果要问,在中国文化形成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是儒家学说。而儒家文化无疑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其源头自然追溯到《论语》这部经典。因此,《论语》可谓中国传统文化之源。
《论语》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伟大著作,自古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它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自汉至清两千年,《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四书五经是古代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追求仕途的必修课本,成为士大夫之族思想言行的基础,也是古代社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治学、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作。自汉代推崇“独尊儒术”以后,历代都尊奉孔子为“圣人”,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源,是传统文化的代表,闪烁着人类的智慧,教给我们怎么去追求理想社会和快乐生活。《论语》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构建了三个体系: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
一、《论语》的知识体系散发着璀璨迷人的教育光芒
《论语》一书包含丰富的、密集的、精练的、非常纯粹的文化知识,其文化含量极高。一本《论语》五百则,一万六千字,就有一百多个成语。这些成语是最原始的出处,最原始的本意,而不是成语字典里教条的解释。例如比而不周、屏气凝神、博文约礼、不耻下问、不舍昼夜、察言观色、 成仁取义、成人之美、大动干戈、箪食瓢饮、当仁不让、发愤忘食、斐然成章、诲人不倦、后生可畏、见贤思齐、 敏而好学、割鸡焉用牛刀,还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不一而足。
《论语》里还有几百则终生可以引用的格言,包含了大量的人生智慧,流传于后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不必再举例子。总之,《论语》中的成语和格言警句比比皆是,如夜空中的群星,光辉灿烂,千百年来,照耀着炎黄子孙的人生旅程,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散发着璀璨迷人的教育光芒。
二、《论语》的价值体系是构建中国社会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因素
《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被称之为“五常”。此“五常”贯穿于中华理论的发展中,成为中国社会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因素。
如果说《论语》有什么思想能够统率全书的话,那就是“仁”。“仁”字在《论语》中出现104次之多,可见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使用频率已相当高了。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并没有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他总是根据不同的对象,对“仁”进行不同角度的阐述。孔子很重视周礼,即周代的礼节仪式、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动荡局势下,他希望社会和个体都能以“礼”为根本。而“仁”的实现,正依赖于对“礼”的施行。在《颜渊》篇中,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至于什么是“克己复礼”,他有明确的说明,那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而要做到“克己复礼”,需要个体具有自觉的道德修养。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颜渊》)他还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只有靠自己不断的自觉反省,循礼而行,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然而,“仁”绝不只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它也是人与人、国与国的相处之道,是构建社会或国家的根基。因此,孔子进一步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怎样才能达到“仁”呢?孔子认为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还将“仁”的思想提升到理想社会的高度,希望建设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为政者最主要的责任,就是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孔子强调为政者必须关注民主的需求,同时还要宽刑罚而重教化。为政者还必须端正自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惟其如此,才能实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的仁政理想。
《论语》,就是这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信仰。人活在现实世界里,但是现实的世界只是“实然的”世界,人追求的是“应然的”世界。人类向往的更美好的世界,便是应然的世界。我们不仅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我们还生活在想象世界中。构成我们活下去的理由,不是此刻的世界,而是想象的世界,一个比今天的世界更美好的世界。
三、《论语》的文化体系构筑了中华文化的基础体系
《论语》的文化体系至今闪烁着中华文化璀璨的光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因此,我们说《论语》的文化体系是构筑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体系。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传统文化主张“巧言令色,鲜矣仁”。我们要以真诚的面孔示人,学会与人为善,与人为善就是于己为善,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拯救自己。“仁”是内心的道德准则,求仁得仁是一个不断提升修养,使心胸变得宽广的过程。见得思义,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得饶人处且饶人,时刻反省自己的良知,不见利忘义,这些是“仁”的内在体现。仁者内心宁静,没有无谓的纷扰,所以心胸豁达。“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圭臬,唤醒了我们对真、善、美的渴望。仁义和善良是人类一生的追求。当人们醒悟,将道德标准付诸实践,中华民族健步走向文明。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要以终身学习为乐,不必成为学海之苦行僧。我们要善于交友,并以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我们要学会向内心探求自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不可能捉摸透他人的内心,大可不必苛求他人的理解。孔子还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告诫我我们要思学结合,学习是为了经世致用。《论语》中还提到父母在,不远游,这体现着人文关怀精神。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精神的纽带,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论语》提倡中庸之道。中庸是一种人生智慧,即庸常,适中的处世态度。中庸告诉我们:不要锋芒毕露,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为智。我们心里要有一个不容逾越的准则,牢记外圆内方,恰如其分。有时内敛为好,过分张扬个性倒是不明智的。正如低着头的稻穗是饱满的,有成熟的智慧,昂着头的稗子只是招摇着空白与无知。《论语》中所力推的“让”,并不是无原则的消极忍让,而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让”是为了保护自己,避免意外的伤害,从而使自己走得更远。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息、发展和壮大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仁义”“和合”“和平”“均等”等思想,承载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规范,“言必信,行必果”的行为规范,“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的心性修养,“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这些传统文化精髓是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软实力,更具长久的影响力、感染力和穿透力。我们应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上中华民族战胜种种艰难险阻而薪火相传的伟大精神瑰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
曹矞/文
作者简介:
曹矞,原名曹可智,陕西山阳县人。本科学历,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山阳县首批优秀拔尖人才。系中华当代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家协会、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全国中小学新课标无障碍经典阅读专家团队专家。中高考热点作家,上海文艺网第三届签约作家,《秦岭印象》文学双月刊第一批特约作家。草根文学网驻站作家和特约评委。先后在全国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0余篇,80多万字。作品收入《中国青年诗人精选集》《新诗百年·陕西卷》《中国当代微型小说方阵•陕西卷》《陕西小小说20年经典》《时文选粹》《百家散文精选》《中华散文精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100家》《中国时代文艺家代表作年选》(2012年卷)《中国当代作家书画家代表作文库》(2013年卷)《2014年度中国散文佳作精选集》《共筑中国梦·中华人物思想文集》《中国当代文艺名家名作金榜集》(2016年卷)等40多个全国大型诗文选本。《荷花的高洁》获第三届中国散文精英奖卓越成就奖。《水灵的周庄》荣获2012年中国散文华表奖最佳作品奖。《永恒的文赤壁》荣获上海2015年第二届中国散文佳作奖二等奖。《游子吟》《梦蝶的庄周》《婉约的女神》《温一壶佐酒的月光》《永恒的文赤壁》等被选用中高考月考或模拟考现代文阅读试题。
责任编辑:杨博 沈彤
新闻热线:021-61318509